「世界唯一混種巨獸」:認識非洲象與亞洲象的結晶——莫蒂
生物
07-30
1978年7月11日,英國切斯特動物園誕生了一隻震驚動物學界的小象,牠被命名為「莫蒂」,靈感來自動物園創始人喬治·莫特斯赫德。經過組織樣本檢驗證實,這隻雄性幼象竟是非洲公象「詹博裡諾」與亞洲母象「席芭」跨越物種藩籬的愛情結晶。
當象群女族長席芭懷孕時,父親的身份幾乎毋庸置疑,因為混養園區內僅有詹博裡諾一頭成年公象。但真正令專家質疑的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究竟如何能孕育出健康後代?畢竟在自然界中,棲息地橫跨兩大洲的牠們根本不可能相遇交配。更驚人的是,非洲象與亞洲象不僅是不同物種,甚至屬於不同屬,在演化樹上的親緣關係相當疏遠。
兩種大象的外觀特徵差異明顯:非洲象體型較為龐大,肩高可達3至4公尺,耳朵寬大有利散熱,皮膚皺褶較多;亞洲象則相對嬌小,肩高約2至3.5公尺。而莫蒂完美融合了雙親特徵——繼承父親的頭型與大耳,同時擁有母親典型的腳趾特徵(前腳五趾、後腳四趾)。
遺憾的是,這隻早產六週的混種象寶寶出生時嚴重體重不足,從降生那刻起就需獸醫團隊全天候照護。出生僅十日,莫蒂便因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併發嚴重大腸桿菌感染,於7月21日不幸夭折。據傳這具珍貴的標本現由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典藏,成為生物學史上的獨特見證。
雖然莫蒂的傳奇生命如流星般短暫,但牠確實創造了動物界的歷史紀錄。在自然界中,其實不乏跨物種雜交案例:如肉質鮮美的「肉牛野牛混種」、萌翻全球的「狐犬混血」,乃至海洋中神秘的「鯨豚混種」,都展現了生命演化的無限可能。
(本文根據2023年發表之報導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