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考古新發現:4200年前已有文明,挑戰歷史認知
摩洛哥考古學家近期在該國西北部發現了一處距今約4200年的遺址,這一發現令人驚訝,因為過去普遍認為該地區在腓尼基人到來之前是無人居住的。這項研究發表於2月17日的《Antiquity》期刊,挑戰了「西北非在腓尼基人到來前是無人區」的傳統觀點。
腓尼基人以在北非定居並與羅馬帝國交戰而聞名,但位於Kach Kouch的考古遺址顯示,早在公元前800年腓尼基人到來之前,摩洛哥西北部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跡象。考古學家發現,當腓尼基人到達時,他們並未完全取代當地文化,而是與當地居民共同生活,建築風格也呈現出腓尼基與本土文化的融合。
研究團隊在Kach Kouch遺址發現了三個陶器碎片、一塊牛骨和一件可能是石器工具的碎石,這些證據表明,早在公元前2200年至2000年間,該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然而,目前尚無法確定當時是否已形成永久性定居點。研究第一作者、巴塞隆納大學研究員Hamza Benattia表示,這仍需進一步考證。
到了公元前1300年左右,Kach Kouch成為一個繁榮的定居點。考古學家發現了以「編織泥牆」技術建造的房屋遺跡,這種技術使用木框架(稱為「編織」)並以黏土填充牆壁。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超過8000塊動物骨骼,顯示當時居民已開始飼養牛、羊和山羊等牲畜,並種植大麥、小麥、豆類和豌豆等多種作物。
公元前800年,隨著腓尼基人的到來,Kach Kouch的文化發生了變化。雖然當地人仍使用「編織泥牆」技術建造房屋,但他們開始在石基上建造房屋,這種技術源自腓尼基文化。研究團隊認為,這表明當地文化與腓尼基文化在此地產生了「混雜」現象。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該遺址是否因此擴張,也不確定腓尼基人如何稱呼此地。
公元前600年左右,Kach Kouch被廢棄,但並未發現暴力衝突的證據。研究人員推測,當時北非海岸正在建立新的定居點,居民可能遷移至這些地區。與此同時,位於突尼西亞的迦太基逐漸崛起,並與羅馬共和國展開了一系列戰爭,最終在公元前146年被毀滅。隨著羅馬共和國的擴張,地中海地區的腓尼基城市逐漸被其控制。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摩洛哥西北部悠久的歷史,也為理解古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