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北美九大「不該存在」的河流:顛覆水文常識的奇觀

北美九大「不該存在」的河流:顛覆水文常識的奇觀

這些河流的存在,根本違反了水文學的基本法則。最新研究揭開了這些「叛逆水系」背後的奧秘,讓我們重新思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般來說,河流理應向下遊匯集、往低處流淌,最終注入海洋或終點湖泊。但最新發表的綜論研究指出,美洲大陸上有九條水系完全打破了這些常規。這些特殊案例都展現了「河川分岔」現象——支流分離後不再回歸主流,而是各自發展成獨立水系。

南美洲的卡西基亞雷河就是經典案例。這條可通航的河道竟同時連線著奧裡諾科河與亞馬遜河兩大流域,堪稱「水文界的蟲洞」。研究團隊形容,這條河從奧裡諾科河分出後,蜿蜒流經平坦的熱帶雨林,最終匯入內格羅河與亞馬遜河。坡度僅0.009%的微小落差,就足以推動大量水流,這種特殊現象被認為是「不完全河流襲奪」的結果。

蘇利南的瓦揚博河則展現更詭異的特性。早在1717年就被荷蘭殖民者繪製地圖的這條河流,流向會隨降雨量與人工水閘調節而改變。更棘手的是,周邊的金礦、鋁土礦與油田開發,讓預測汙染物擴散方向變得極其困難。

研究中最令學者困惑的,當屬加拿大荒野的埃奇馬米什河。在原住民克里語中,其名意為「雙向流動之水」。這條河連線海斯河與尼爾森河,甚至有記載稱它是從中段同時向兩條大河分流。但平坦的地勢與河狸築壘的水壩,讓它的真實流向至今仍是謎團。

研究還列舉了其他六處奇特水系,包括擁有雙出口的湖泊、同時注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溪流等。這些案例提醒我們:人類對地球水系的認知,仍有太多未解之謎。

本文改寫自Eos.org原創報導,為讀者揭開這些「不該存在」的河流背後的科學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