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癢」之謎:人類研究兩千年仍無解的奇妙感受
醫學
06-01
聽起來或許有些荒謬,但這個困擾思想家超過兩千年的問題至今仍無確切答案——究竟什麼是「搔癢」?為何我們對此如此敏感?這種被稱為「gargalesis」的奇特感受,相信多數人都曾體驗過。無論是被搔癢、搔癢他人,甚至逗弄寵物(實驗顯示老鼠特別喜歡被搔癢,還會發出類似笑聲的反應),這種互動雖是人類社交連結的常見方式,科學界對其研究卻出奇地少。
從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到近代思想家培根、笛卡兒,甚至達爾文都曾探討過這個現象。最新研究作者、神經科學家康斯坦丁娜·基爾泰尼指出:「搔癢涉及運動、社交、神經、發展與演化等多重面向的複雜互動。若能解開其運作機制,將為神經科學開啟新視野。」
現有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對搔癢刺激更為敏感,這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自閉症患者的大腦運作差異。更令人好奇的是,為何黑猩猩、大猩猩甚至老鼠都會對搔癢產生反應?這種反應在演化上有何意義?另一個奇特現象是:我們無法搔癢自己。基爾泰尼解釋:「大腦能預判自我觸碰,提前關閉搔癢反應,但被他人搔癢時的確切神經機制仍是未解之謎。」
研究困境部分來自科學界對「搔癢」定義不明確,特別是重搔癢與輕搔癢的差異長期被忽略。為解決實驗重現性問題,基爾泰尼團隊特別設計「搔癢實驗室」——配備特製座椅與機械搔癢裝置,能精準控制刺激強度,同時監測受試者腦部活動、心率、呼吸等生理反應。「透過標準化實驗,我們不僅能嚴肅看待搔癢研究,更能藉此探索大腦奧秘。」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科學前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