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NASA最新動畫:帶你看懸浮微粒如何影響全球氣候

NASA最新動畫:帶你看懸浮微粒如何影響全球氣候

美國太空總署最新發布的視覺化動畫,追蹤了懸浮微粒在大氣中的動態變化。這些微小粒子包括硫酸鹽、黑碳、塵土與海鹽等,雖然體積微小,卻對地球溫度有著巨大影響。

這項由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主導的研究,結合衛星觀測與地面資料,透過先進電腦模擬技術,呈現2024年8月1日至9月14日期間,這些懸浮微粒在全球大氣中的分佈與流動情況。研究人員特別關注這些微粒如何影響空氣品質,以及它們如何從源頭飄散至數千公里之外。

與能在大氣中停留數年的溫室氣體不同,懸浮微粒通常僅在空中停留數天,並形成區域性煙羽。這些高空微粒具有冷卻地球的雙重作用:一方面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另一方面作為雲滴凝結核,增加雲層中的水滴數量,使雲層更具反射性。

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家莎拉·多爾蒂指出:「這兩種效應共同抵消了約三分之一的氣候暖化現象,相當於降低全球溫度約0.5°C。」

視覺化動畫中,綠色代表硫酸鹽微粒,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特別是煤炭。雖然美國等國已減少煤炭使用,但許多亞洲國家仍高度依賴燃煤發電。此外,火山爆發也是硫酸鹽的重要來源,多爾蒂表示,若動畫能呈現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噴發的情況,整個地球都將被綠色微粒覆蓋。

紫色塵土顯示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這是全球最大的大氣塵埃來源。貿易風將這些沙塵吹越大西洋,被認為能為亞馬遜雨林提供養分。部分研究指出,撒哈拉沙塵可能透過抑制大氣水分流動,減少大西洋颶風活動。

紅色區域代表黑碳,與大多數懸浮微粒不同,黑碳會吸收太陽輻射導致氣候暖化。主要來源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業焚燒,以及亞馬遜和北美洲的森林大火。

藍綠色海鹽微粒則由風浪作用產生,多爾蒂解釋,其數量通常與風速密切相關。南大洋上空的「咆哮西風帶」因無陸地阻擋,風勢強勁,因此該區域海鹽微粒特別豐富。

隨著各國加強空氣汙染防治措施,懸浮微粒的冷卻效應預計將逐漸減弱。多爾蒂指出:「我們已觀察到全球暖化速度近期有所加快,部分分析認為這至少可部分歸因於懸浮微粒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