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驚人發現!天文學家捕捉到「蒸發中的行星」 每30.5小時就消失一座聖母峰

驚人發現!天文學家捕捉到「蒸發中的行星」 每30.5小時就消失一座聖母峰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天文學家最近觀測到一場震撼的天文奇景:一顆距離地球僅140光年、大小與水星相仿的系外行星,正以驚人速度瓦解蒸發。這顆熾熱的熔岩星球每30.5小時就會流失相當於一座聖母峰質量的物質,形成長達900萬公里的巨大塵埃尾,宛如宇宙中的彗星。

這項發現是由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任務所捕捉。這顆編號為BD+05 4868 Ab的行星位於飛馬座,以極近距離繞行母恆星,軌道週期僅30.5小時。研究團隊成員、MIT卡夫利天體物理與太空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Marc Hon形容:「我們很幸運地在它即將消失之際捕捉到這個畫面,就像見證它最後的喘息。」

觀測資料顯示,這顆行星表面溫度高達攝氏1600度(華氏3000度),劇烈的高溫使岩石蒸發形成壯觀的塵埃尾。研究團隊估計,這顆質量僅介於水星與月球之間的星球,正經歷無法逆轉的瓦解過程,可能在100-200萬年內完全消失。

這項發現特別珍貴之處在於,目前已知的6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僅有4顆被觀測到正在瓦解的現象。而BD+05 4868 Ab不僅擁有最長的塵埃尾,其凌日光變曲線也最為明顯,顯示它的蒸發速度遠快於其他已知的瓦解行星。

研究團隊計劃今年夏天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進行後續觀測,希望能分析塵埃尾的礦物組成。這將是科學家首次有機會直接測量系外岩石行星的內部成分,對於理解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多樣性與潛在宜居性具有重要意義。

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由MIT主導的國際團隊共同完成。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將持續透過TESS資料搜尋更多這類特殊天體,以揭開行星生命週期的最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