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驚人研究:微塑膠恐成糖尿病、中風隱形殺手

驚人研究:微塑膠恐成糖尿病、中風隱形殺手

最新研究顯示,生活在微塑膠濃度較高地區的民眾,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和中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這些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如今已無所不在,不僅遍佈環境中,更悄悄入侵人體。

這項由美國凱斯西儲大學主導的研究,將在2025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上發表。研究團隊發現,無論是透過飲食或呼吸攝入微塑膠,都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微塑膠對中風風險的影響程度,甚至與種族歧視或缺乏醫療保險等已知風險因子相當。

研究主持人波納納博士表示:「這是首度有證據顯示,微塑膠暴露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當我們分析154項社會經濟與環境因素時,完全沒料到微塑膠會成為預測慢性病的前十大關鍵指標。」

微塑膠的來源相當廣泛,從食品包裝、日常用品到建築材料都可能釋放。這些直徑介於1奈米至5毫米的塑膠碎片,會隨著時間逐漸分解,最終透過飲水、食物甚至空氣進入人體。

研究團隊特別針對2015至2019年間,美國東、西岸及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進行分析。他們發現,微塑膠濃度與高血壓、糖尿病和中風的發生率呈現正相關,且汙染程度越高,疾病盛行率也隨之攀升。不過研究也強調,目前尚無法斷定微塑膠就是直接致病原因,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因果關係。

波納納博士建議:「雖然要完全避免接觸微塑膠幾乎不可能,但我們可以從減少塑膠使用和改善廢棄物處理著手。」他更呼籲大眾重視環境保護與健康的關聯性,「照顧環境,其實就是在照顧我們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項將在同年會發表的研究也發現,心臟動脈斑塊中的微塑膠,與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密切相關。這些發現都指向同個結論:微塑膠汙染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健康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