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腸道健康竟成血癌防護罩?最新研究揭密老化與白血病的關鍵連結

腸道健康竟成血癌防護罩?最新研究揭密老化與白血病的關鍵連結

《自然》期刊最新研究指出,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腸道環境,竟會促進白血病前期細胞的生長。辛辛那提兒童醫院與國際研究團隊發現,腸道健康與血癌風險存在驚人關聯,這項突破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老化、發炎與白血病早期發展的認知。

研究顯示,當人體老化或腸道因疾病受損時,腸黏膜屏障會逐漸弱化,導致細菌代謝產物進入血液迴圈。其中一種名為ADP-heptose的分子,由特定腸道菌群分泌,會刺激潛伏的白血病前期細胞增生——這正是惡性白血病發展的關鍵步驟。

該研究於2025年4月23日發表,首度詳細解析此生物機制。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作用模式可能也影響其他疾病風險,特別是在患有「潛在未定性克隆造血」(CHIP)的老年族群中。這種血液病變雖無明顯症狀,卻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病。

研究主要作者Puneet Agarwal博士強調:「腸道老化已成為血癌的非傳統風險因子,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性前所未見。」據統計,全美每年新增6.2萬白血病病例,其中65歲以上患者佔多數,這正解釋了為何年齡是血癌的主要風險因素。

研究團隊發現,ADP-heptose會啟用細胞內稱為「TIFAsomes」的訊號結構,促使白血病前期細胞擴增。他們更開發出新型血液檢測「TIFAsome Assay」,能追蹤ADP-heptose的活性。實驗顯示,當帶有CHIP病變的小鼠接觸ADP-heptose時,其白血病前期細胞會急遽增加。

「這是多重風險因子的完美風暴:腸道菌群老化、腸黏膜滲漏、ADP-heptose暴露,加上白血病前期細胞的存在。」研究主持人Daniel Starczynowski博士解釋。團隊更發現,抑制UBE2N基因酵素能有效阻斷ADP-heptose的作用,為未來藥物開發提供新方向。

目前約10-20%的70歲以上長者患有CHIP卻不自知。Starczynowski博士建議:「維持腸道健康可能是預防血液病變的有效策略。」雖然調整飲食或補充益生菌可能有所幫助,但針對CHIP的具體營養對策尚待研究證實。

這項開創性研究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資助,為對抗老年相關疾病開啟全新視角。研究團隊正致力開發ALPK1受體抑制劑,期待未來能將小鼠實驗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