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費暴漲的真相:賓州如何應對這場能源危機?

電費暴漲的真相:賓州如何應對這場能源危機?

美國民眾的電費帳單每年都會隨著通膨微幅上漲,但近年來情況卻急轉直下。電力線路升級、強化電網以抵禦極端氣候,以及燃料成本波動等因素,導致電價飆升速度遠超預期。更令人憂心的是,資料中心等高耗電設施的快速擴張,很可能在短期內進一步推升電價。

這場電價風暴對賓州居民的衝擊尤為劇烈。以PECO電力公司的住宅使用者為例,每月用電700度的客戶,2025年帳單將暴漲10%(約13.58美元),2026年還會再增加2.7美元。賓州公共事業委員會核准的零售電價調整方案,讓全州多數使用者從2024年12月開始面臨漲價,部分地區漲幅甚至超過30%。

作為研究能源法與電力市場的學者,我們觀察到全美多地都面臨電價上漲問題。但賓州獨特的電網結構——由PJM公司管理的跨州輸電網路——加劇了供需失衡的困境。雖然賓州多年蟬聯全美最大電力輸出州,但這些電力往往輸往其他地區,因為PJM統籌管理著13個州及華盛頓特區的電網運作。

PJM要求電力公司必須預先確保供電能力,這項規定透過「容量拍賣」市場來實現。驚人的是,2025-2026年度的拍賣價格竟比前一年暴漲800%,衍生出數百億美元的額外成本。賓州電廠無法優先供應本地需求,因為電力排程完全取決於PJM區域電網的物理結構。

全美用電需求在2024年增長3%,未來幾年增速預計更快。驅動因素包括:支撐AI應用、資料儲存的資料中心(賓州所屬電網涵蓋全美1/4資料中心的維吉尼亞州)、電動車普及,以及燃油暖氣裝置改用電熱泵。雖然後者更具能源效率,卻也增加用電負荷。

與此同時,PJM電網的供給能力正在萎縮。許多老舊電廠因營運效益不彰而退役,天然氣與太陽能發電雖更具成本優勢,但PJM審批新電廠並網的速度緩慢,導致數百個太陽能與儲能專案卡在「併網等候列」中。即便企業投資意願強烈,輸電瓶頸仍阻礙新產能上線。

電費高漲的另一關鍵在於電力公司升級老舊線路的進度遲緩。雖然近年已加大投資,包括埋設地下電纜以因應極端氣候,但這些成本最終都轉嫁給使用者。為此,賓州州長夏皮羅於2024年12月向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提告,指控PJM的容量拍賣設計不當。後續和解協議雖將下次拍賣價格上限調降35%,但這僅是治標之策。

要根本解決問題,必須突破三大困境:飆升的用電需求、不堪極端氣候的老舊電網,以及輸電瓶頸。儘管PJM已改革併網程式,但在地抗爭、供應鏈與融資問題等因素,仍使新電廠建設速度追不上需求。賓州居民若想見到電費實質下降,這些結構性問題亟待突破性進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