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度假歸來驚現「灼熱」腿痛,竟是寄生蟲入侵大腦!

度假歸來驚現「灼熱」腿痛,竟是寄生蟲入侵大腦!

一名30歲的女性在度假歸來後,出現了一系列不尋常的症狀,最終被診斷出是寄生蟲在作祟。這位來自新英格蘭的女性,在前往夏威夷旅行期間,可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根據2月13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病例報告,她的症狀最初表現為腳部出現奇怪的灼熱感,隨後疼痛逐漸蔓延至腿部,甚至輕微觸碰也會感到劇烈不適。她還感到極度疲勞,但起初以為這只是三週泰國、日本和夏威夷之旅後的時差反應。

她因腿部不適前往急診室,但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最終被送回家。幾天後,這種感覺擴散到她的軀幹和手臂,並伴隨頭痛。她再次前往另一家急診室,儘管檢查結果依然「正常」,但她的免疫細胞計數有所上升。在接受頭痛緩解藥物後,她再次被送回家。

大約一週後,這名女性出現意識混亂,她的伴侶再次將她送往醫院。血液檢查和腎功能依然正常,血液顯微鏡檢查也未發現明顯的寄生蟲跡象。然而,她的嗜酸性粒細胞(一種幫助身體對抗外來入侵者的白血球)水平異常升高。醫療團隊隨後進行了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樣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嗜酸性粒細胞水平極高。

這些結果與一種名為嗜酸性腦膜炎的疾病相符,這是一種罕見的腦部和脊髓炎症,通常由寄生蟲引起。根據病例報告,最常見的病因是「鼠肺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這種寄生蟲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夏威夷。

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後,醫療團隊確定這名女性的症狀是由鼠肺蟲感染引起的。雖然她的血液中未檢測到寄生蟲,但腦脊液的進一步檢測發現了寄生蟲的基因痕跡。鼠肺蟲的成蟲主要寄生於囓齒動物體內,幼蟲透過糞便排出,隨後被蛞蝓和蝸牛攝入。幼蟲在這些軟體動物體內成熟,直到它們被老鼠或其他囓齒動物吃掉,完成生命週期。

如果人類食用未煮熟或生的受感染軟體動物,或是被其黏液汙染的蔬菜,也可能感染這種寄生蟲。此外,包括陸蟹和淡水蝦在內的貝類,如果攝入了受感染的蛞蝓或蝸牛,也可能被汙染。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說法,並非所有感染鼠肺蟲的人都會出現症狀。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幼蟲會遷移到宿主的中樞神經系統並進入大腦,這在某些實驗動物中甚至可以在攝入後四小時內發生。

一旦進入人腦,寄生蟲可能引發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意識混亂、刺痛或灼熱感,甚至可能導致癲癇和視力問題。CDC指出,許多鼠肺蟲感染會隨著寄生蟲死亡而自行消退,即使在腦膜炎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在這些情況下,支援性治療可能包括止痛藥和抗炎藥物。然而,這種感染有時可能是致命的。

在這名女性的病例中,她接受了為期14天的抗寄生蟲藥物治療,並配合使用類固醇藥物以減輕神經系統的炎症。她在住院六天後出院。為預防鼠肺蟲感染,CDC建議人們不要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蝸牛、蛞蝓、青蛙、蝦或淡水蝦。在花園中處理蝸牛或蛞蝓後,應戴手套並徹底洗手。此外,CDC還建議人們在寄生蟲流行地區,應徹底清洗新鮮農產品,並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蔬菜。

本文僅供參考,不提供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