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美國首位太空人竟在太空衣內「解放」?揭密太空任務的尷尬真相

美國首位太空人竟在太空衣內「解放」?揭密太空任務的尷尬真相

1961年2月1日,一位名叫布蘭達的民眾寫信給NASA,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困擾無數人的問題: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上廁所?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問題很蠢,甚至低階。畢竟我們談論的是運用尖端科技將人類送上太空,怎麼能討論排尿排便這種生理需求?

但這個問題意外獲得了NASA生命科學計畫辦公室昆比博士的回應。根據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研究員杭特·霍林斯的論文記載,昆比當時輕描淡寫地回答:「首航太空人應該不會有這方面的需求。」這句話後來成為著名的「立旗」發言——幾個月後,艾倫·謝潑德就用親身經歷證明瞭它的荒謬。

平心而論,昆比的判斷並非全無道理。從理論上說,謝潑德執行的次軌道飛行任務僅持續15分28秒,最高高度187.4公里,理論上確實不需要考慮排洩問題。但計畫趕不上變化,1961年5月5日發射當天,謝潑德凌晨5:15就穿著太空衣進入艙內,原定7:25發射卻不斷延誤,導致他在太空衣內憋了將近7小時。

最終謝潑德不得不向地面控制中心請求「就地解決」。他在自傳中描述,為避免醫療感測器短路必須先將其關閉。雖然尿液積聚在腰部被內衣吸收的過程極不舒適,但幸運地沒有造成裝置損壞。這提醒我們:太空探索絕非光鮮亮麗的科幻場景,而是充滿各種現實考驗的艱鉅任務。

事實證明布蘭達的提問極具前瞻性。在謝潑德任務後,同年7月第二次水星計劃任務中,太空人葛斯·格里森就配備了尿液收集裝置。這段「太空如廁演進史」生動說明:要成為真正的太空文明,就必須正視人類最基礎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