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元素奇蹟!新型藥物讓肥胖小鼠狂吃垃圾食物也不發胖
醫學
07-13
科學家近日研發出一種突破性小分子藥物,即便讓實驗小鼠長期攝取高糖高脂的「垃圾飲食」,也能有效防止體重增加與肝臟損傷。這項由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及康乃爾大學共同合作的研究,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細胞報告》。
該藥物關鍵在於調控細胞發電廠「粒線體」內的鎂離子濃度。研究團隊發現,當粒線體內鎂離子過量時,反而會抑制能量代謝。透過抑制MRS2基因運作或使用新型化合物CPACC,能有效減少鎂離子進入粒線體,促使細胞持續燃燒能量而非囤積脂肪。
「只要短期投藥,小鼠就開始明顯消瘦,所有實驗組都成功瘦身。」研究主持人Madesh Muniswamy教授興奮表示。更驚人的是,這些飽食垃圾食物的小鼠不僅體態苗條,肝臟組織更完全未出現飲食誘導的脂肪肝病變。
共同第一作者Travis R. Madaris解釋:「這就像移除了代謝剎車系統,當我們阻斷鎂離子運輸通道,動物體內的糖類與脂肪便開始高效燃燒。」研究團隊已針對CPACC藥物申請專利保護,這項發現為對抗肥胖、心血管疾病乃至肝癌帶來革命性曙光。
該研究歷時數年完成,模擬現代人長期攝取高熱量西式飲食的生理壓力。參與研究的賓大Joseph A. Baur博士強調:「這種能同時降低心肌梗塞、中風風險,並預防脂肪肝惡化為肝癌的藥物,將對公共衛生產生深遠影響。」目前研究團隊正積極推進後續開發計畫。
這項突破性研究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防部及聖安東尼奧精準治療聯盟的經費支援。想掌握最新科研動態?立即訂閱《每日科學科技》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