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形手術機器人:解決醫療人力短缺與手術延誤的未來解方

人形手術機器人:解決醫療人力短缺與手術延誤的未來解方

隨著候診室人滿為患、醫師過勞問題加劇,手術排程時間不斷延長甚至被迫取消,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機器人專家Michael Yip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提出創新觀點:人形手術機器人可能是突破現狀的關鍵。

現行手術機器人價格高昂且功能單一,必須由專業醫師操作,這種模式難以普及。儘管工業與人形機器人在人工智慧和自主性方面已有顯著進步,但手術機器人領域卻未見同等突破。訓練AI執行手術需要龐大資料,不僅耗時費力,更涉及病患隱私等敏感議題。

Yip教授提出革命性構想:若能將工業人形機器人的訓練資料應用於醫療程式,將徹底改變現狀。最直接的方式是為手術機器人配備多指機械手臂,這不僅能創造新型手術室助手,更能充分運用已大幅提升工業機器人能力的AI基礎模型。

這類人形機器人可擔任多種輔助角色:在手術中協助醫師操作超音波探頭或內視鏡,或像刷手護理師般傳遞器械同時維持無菌區域。這些看似簡單卻耗費人力的工作,目前仍需由專業醫護人員執行,嚴重影響醫療團隊效率。

Yip強調,針對這些低風險但耗時的常規任務開發專用機器人效益有限,長遠來看,通用型人形機器人才是最佳選擇。隨著工業用機器人AI模型持續強化,未來手術室的人形機器人也將同步進化。

雖然短期內難以實現,但Yip在預印本論文《醫院裡的人形:靈巧醫療介入替代方案的技術研究》中預言:這項技術終將成為解決全球醫護人力短缺的重要關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