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劍橋科學家研發腦部植入物 有望根治帕金森氏症

劍橋科學家研發腦部植入物 有望根治帕金森氏症

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正致力於開發一種革命性的腦部植入物,這項技術有望修復因帕金森氏症受損的腦部神經通路。在英國先進研究與發明機構(ARIA)高達6900萬英鎊(約8500萬美元)的資金支援下,由工程學系George Malliaras教授與臨床神經科學系Roger Barker教授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將與牛津大學、隆德大學及BIOS Health等機構合作,開發新一代的腦部植入技術。

這項為期四年的研究計畫,是ARIA精準神經科技計畫資助的18個專案之一。研究團隊將利用中腦類器官(midbrain organoids)——即小型腦細胞團——來開發先進的神經介面,並在帕金森氏症的動物模型中進行測試。Malliaras教授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開發出精準的腦部治療方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恢復正常的腦部功能。」

帕金森氏症是由於腦部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死亡所致,這會導致患者出現運動障礙等症狀。目前常用的多巴胺藥物治療雖然在初期效果顯著,但長期使用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在英國,約有13萬人罹患帕金森氏症,每年為患者家庭帶來平均1.6萬英鎊的經濟負擔,全國總支出更超過20億英鎊。隨著人口老化,患者人數將持續增加,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刻不容緩。

傳統的細胞移植治療雖然能補充流失的多巴胺細胞,但這些新細胞往往無法與腦部神經網路有效連線,導致治療效果有限。Malliaras教授團隊的新方法,是將中腦類器官植入帕金森氏症動物模型的大腦特定區域,並結合先進材料與電刺激技術,幫助新細胞與受損神經通路重新建立連線。

ARIA計畫總監Jacques Carolan指出:「迄今為止,除了『蠻力』式或高度侵入性的植入方法外,針對人腦的精準介面技術一直缺乏重大投資。我們的研究證明,開發優雅的方法來理解、識別和治療許多最複雜且具破壞性的腦部疾病是可能的。這將為腦部疾病患者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除了劍橋團隊外,ARIA資助的其他研究專案也頗具前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生物混合技術,專注於將移植的神經元與生物電子元件結合;格拉斯哥團隊則致力於建造先進的神經機器人,用於閉環神經調節,特別針對癲癇治療;而總部位於倫敦的Navira公司,正在開發一種能夠跨越血腦屏障的基因治療技術,這將為開發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邁出關鍵一步。

這項跨領域的研究計畫,不僅將為帕金森氏症患者帶來希望,更可能為阿茲海默症、癲癇和憂鬱症等複雜的神經系統疾病開創全新的治療途徑。透過突破現有技術的瓶頸,這項計畫有望大幅降低腦部疾病對英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為數百萬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