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臺灣海域驚現史前人類「丹尼索瓦人」化石 改寫遠古人類遷徙史

臺灣海域驚現史前人類「丹尼索瓦人」化石 改寫遠古人類遷徙史

一項突破性研究證實,在臺灣澎湖海域發現的古人類下顎骨化石屬於神秘的丹尼索瓦人。這項發現不僅首次提供分子證據,證明丹尼索瓦人曾廣泛分佈於從西伯利亞寒帶到臺灣亞熱帶的多元環境,更揭示了這個遠古人種獨特的生理特徵。

近年研究顯示,在現代人類抵達東亞之前,這片土地上曾生活著多種不同的古人類近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丹尼索瓦人,這個獨特的人種最初是透過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穴出土化石的DNA分析所確認。基因研究指出,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關係密切,並曾與尼安德塔人及早期現代人類混血繁衍。

然而,除了西伯利亞和青藏高原外,科學家一直未能在其他地區找到丹尼索瓦人的直接遺傳證據。雖然東亞各地都曾發現可能屬於丹尼索瓦人的化石,但缺乏分子生物學佐證,這些化石的身分始終無法確定。

由津谷佑木領導的研究團隊運用古蛋白質組學技術,成功從澎湖1號化石的骨骼和牙釉質中提取出4,241個胺基酸殘基。分析發現其中兩個蛋白質變體是丹尼索瓦人特有的標記,這些變體在現代人類中相當罕見,但在已知帶有丹尼索瓦人基因的族群中出現頻率較高。

這塊下顎骨化石是漁民在澎湖水道進行商業拖網作業時意外打撈上岸的,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動物化石。在更新世冰河時期,這片海域曾是亞洲大陸的一部分。形態學分析顯示,澎湖1號化石具有粗壯的下顎結構、巨大的臼齒和獨特的牙根形態,這些特徵與青藏高原發現的丹尼索瓦人標本高度相似,可能是該人種的典型性狀,甚至可能具有性別特異性。

這項重大發現已發表於2025年4月10日的《科學》期刊,為解開丹尼索瓦人之謎提供了關鍵線索,也改寫了我們對遠古人類遷徙與適應能力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