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西南驚現36萬年前木製工具 改寫東亞史前技術認知

中國西南驚現36萬年前木製工具 改寫東亞史前技術認知

考古學家在中國西南部的乾塘箐遺址有了重大發現!這批出土的木製工具年代約在36萬1千至25萬年前,不僅重新整理了東亞地區木器工藝的最早紀錄,更顯示遠古人類早已發展出複雜的植物加工技術。特別的是,這些工具主要用於採集與處理植物,而非狩獵用途,為研究東亞早期人類生活方式提供了全新視角。

長期以來,木製工具在考古紀錄中相當罕見,特別是來自更新世早中期的標本。目前全球發現的重要木器多集中在非洲與歐亞大陸西部,例如德國和英國出土的30-40萬年前的矛槍與投擲棒,以及尚比亞的木結構構件、以色列和義大利遺址發現的掘土棒與木板等。相較之下,東亞地區的有機材質工具證據一直相當有限。

研究團隊由劉建輝領軍,在乾塘箐遺址發現35件經過精心修整的木製器具。這些工具大多以松木製成,呈現明顯的切割、打磨與使用痕跡,種類相當多元——從需雙手操作的大型掘土棒,到方便單手使用的小型工具,甚至還有可能用來切斷植物根系的鉤狀器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歐洲同期遺址常見的中型狩獵工具不同,乾塘箐出土的多為小型手持工具,顯示當時人類已發展出專門處理植物的技術體系。

這項發現對所謂的「竹器假說」提出重要質疑。該假說認為東亞古人類主要依賴竹材製作工具,但乾塘箐的松木工具群表明,當地史前技術可能比原先認知的更加多元與精密。研究團隊強調,在有機材質工具儲存不易的情況下,這批木器的出土格外珍貴,能幫助學者更全面理解早期人類的技術發展。

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2025年7月的《科學》期刊,標題為〈中國西南乾塘箐遺址出土30萬年前木製工具〉,DOI編號10.1126/science.adr8540。

想掌握最新科學突破?立即訂閱SciTechDaily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