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太空站驚現地球未見的全新變種細菌!
太空
05-22
中國太空機構於2021年啟動天宮太空站核心艙段發射,正式展開這座太空實驗室的建置工程。每四個月就會派遣三名太空人進駐,執行包括採集太空站內部硬體表面樣本等多項軌道實驗,而正是這些樣本揭露了這項驚人發現。
事實上,太空環境中出現變異菌種並非完全出乎意料。國際太空站先前就有類似紀錄——2018年發現5株與伺機性病原體「布乾地腸桿菌」相關的菌株,去年更觀測到8種基因特徵與地球同類迥異的新菌株。
2023年5月,太空人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執行「天宮居住區微生物組計畫」(CHAMP)時,從艙內採集到拭子樣本。這項新發現正是該研究計畫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尚無法確定「天宮奈爾菌」究竟是在太空環境中從環狀奈爾菌突變而來,還是某些帶有優勢基因變異的孢子恰好進入了利於其發展的特殊環境。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新菌種能分解明膠作為氮源與碳源,展現獨特代謝能力。
研究更發現,某些蛋白質變異可能增強了生物膜形成能力——這種保護性結構能連結並庇護微生物群體。部分菌株還展現出更優異的氧化應激反應,以及修復輻射損傷的能力,這些特性恰好能幫助微生物適應太空中的微重力與高輻射環境。
這項發表於《國際系統與進化微生物學期刊》的研究極具應用價值:不僅關乎未來各國太空人的健康維護,更意外發現這些太空變異菌株的弱點,或許能為地球上的病原體防治提供新思路。科學家也提醒,現行過度潔淨的太空環境,反而可能不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