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突破性3D顯示技術:圓偏振光自定位微裝置開啟人機互動新紀元

突破性3D顯示技術:圓偏振光自定位微裝置開啟人機互動新紀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莊濤濤教授與俞書宏教授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功開發出採用圓偏振發光(CPL)技術的智慧3D顯示面板。這項突破性技術將徹底改變人機互動模式,大幅提升資訊傳輸效率與互動維度。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於CPL材料的獨特優勢:不僅具備優異的加工效能與裝置整合能力,更能實現電控調節的高效能手性光學訊號。相較傳統3D顯示技術,CPL系統搭配智慧偏光眼鏡,可在更廣視角範圍內呈現高品質立體影像,同時有效降低視覺疲勞問題。

研究團隊創新地結合微電子印刷與自定位技術,開發出整合式CPL微裝置製程。這套系統在交變電場激發下,可達到1.0的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這是評估CPL效能的關鍵指標。透過正交CPL發射顯示技術,系統能同時向配戴偏光眼鏡的雙眼傳送視差影像,從而生成帶有深度資訊的3D畫面。

在實際應用測試中,研究團隊模擬了受困人員救援情境。藉由3D顯示提供的深度資訊,操作人員能遠端精確控制機械手臂執行救援任務,同時確保受困者與救援人員的安全。這項技術在科學儀器、工業裝置、醫療電子與航太系統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這項研究最重大的突破在於建立了虛擬與現實環境間的關鍵橋樑。團隊開發的深度資訊偵測系統不僅能重建與視覺化深度資訊,更能透過手勢實現互動操作,為未來人機協作開創了全新可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