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如何在真空中前進?揭開太空推進的神秘面紗
太空
07-30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與邁克生-莫雷實驗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太空本質上是真空狀態。這意味著在太空中沒有任何介質可以讓物體施力,即使你再怎麼手舞足蹈,也無法產生任何淨前進動力。
讓我們做個簡單實驗:當你向前揮動手臂時,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身體其他部位會向後移動。但如果再把手臂往後擺動,猜猜身體會往哪個方向移動?沒錯,你又會回到原來的位置。
那麼火箭究竟如何克服這個難題?關鍵就在於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與動量守恆原理。由於太空中幾乎沒有任何可施力的介質(除了極少數的太空原子和光子壓力外),火箭必須透過排出質量來獲得推力。
美國太空總署NASA解釋道:「當火箭噴出廢氣時,廢氣同時也會反推火箭。火箭將廢氣向後推,廢氣則促使火箭向前移動。這種效應在地球上也能觀察到:假設一個人站在滑板上投擲保齡球,人與球會朝相反方向移動。由於人的質量較大,保齡球會移動得更遠。」
NASA進一步說明:「火箭與噴射引擎有本質上的不同。噴射引擎需要從空氣中獲取氧氣才能運作,而火箭引擎則自帶所有需要的物質。這就是為什麼火箭能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正常運作。」
這種推進方式已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並探索太陽系中的各種天體。但它並非完美無缺:為了在太空中推進與調整航向,需要攜帶大量燃料,這意味著必須增加質量與成本。因此,科學家們正積極研究替代方案,從太陽帆到相對論性電子束等各種新穎推進技術。
雖然這些新方法的測試結果相當樂觀,但就目前而言,我們仍主要依賴質量排出與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來實現太空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