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驚爆:50年前維京號探測器可能已在火星發現生命跡象
醫學
07-30
在好奇號探測車登陸火星之前,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維京計畫早已展開火星探索任務。1976年,兩具維京號登陸器不僅成功拍攝火星地表首批影像,更進行了尋找生命跡象的關鍵生物實驗。
當時的實驗結果令科學家相當困惑。多數測試結果並不理想,但其中一項實驗發現了氯化有機物的蹤跡,當時研究團隊認為這些可能是從地球帶去的汙染物。
最具爭議性的實驗是將含營養物質與放射性碳的水注入火星土壤。理論上,若有微生物存在,它們會吸收養分並釋放放射性氣體。雖然初次實驗確實偵測到這種氣體,但後續兩次注入卻未見氣體增加。這讓研究人員推測最初結果可能是火星土壤中的過氯酸鹽所致。
柏林工業大學行星適居性與太空生物學教授舒茲-馬庫奇提出全新觀點:實驗中加水可能是致命錯誤。他在《大思考》雜誌撰文指出,就像地球阿他加馬沙漠中靠鹽巖與空氣濕度存活的極端微生物一樣,火星生命可能也無法承受大量液態水。
「想像外星人把沙漠中的你直接丟進海洋,」舒茲-馬庫奇向《太空網》生動比喻,「我們確實需要水,但過量反而致命。維京號實驗可能就這樣『淹死』了我們想找的微生物。」
早在2007年,舒茲-馬庫奇就曾提出火星細胞可能含有過氧化氫的假說。這種適應性特質能幫助生物在火星環境中獲得低凝固點、氧氣來源和吸濕性。他在最新文章中解釋,維京號的氣相層析質譜儀加熱樣本時,可能讓這些含過氧化氫的細胞死亡,並與周遭有機物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這恰好符合儀器偵測資料。
若這項假說成立,將意味著人類早在半世紀前就發現火星生命,卻在無意中終結了它們——就像科幻電影裡的反派外星人一樣。這項研究最初版本發表於2023年8月,持續引發科學界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