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神秘坑洞:冰火交織的地質寶庫
太空
05-29
火星表面這處名為Deuteronilus Cavus的奇特坑洞,歷經液態水與冰川的雙重雕琢,形成如今比原始規模近乎倍增的壯觀地貌。周邊平原源自火山活動,坑洞內外隨處可見的證據訴說著這段地質歷史。
這座直徑達120公里(約75英里)的巨坑布滿巖塊,研究人員戲稱其宛如灑滿「岩石棉花糖」的巧克力蛋糕——這些火星版「棉花糖」實則是抗侵蝕的堅硬結構。坑緣處清晰可見的水流痕跡與冰川作用,顯示曾有水流自外部侵蝕部分坑緣,不過與毅力號探測車正在勘察的Jezero坑不同,此處並未形成明顯的三角洲地形。
在坑底與坑緣交界處,覆蓋著岩石的冰川末端呈現光滑的舌狀輪廓。這些「碎巖裙」形成於冰河時期,當冰岩混合物沿坡向下移動時逐漸堆積而成。雖然目前該區域在火星上屬氣候溫和地帶,但由於火星軸向傾角變化,遠古時期此處曾經歷嚴寒環境,冰川舌與水流遺跡都暗示著更為濕潤的過往。
火山活動的證據既隱微又古老:坑緣外圍巖層的皺褶與偶現的細微脊線,都是熔岩流動冷卻的見證。而坑內最顯著的火山特徵,則是遍佈坑底的深色物質——這些可能是火山灰與塵埃,甚至曾與坑中央的水體產生互動作用。隨風飄散的火山灰在巨坑底部堆積,其間閃爍的沉積物很可能是黏土與火山灰的混合物,暗示此處或許曾有過暫時性的積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