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半世紀!美軍1966年南極空中照片意外揭開冰架崩塌之謎
地球
07-15
一份被遺忘半世紀的美國海軍航拍照片,如今成為解開南極冰架崩塌機制的關鍵線索。哥本哈根大學科學家將這些珍貴歷史影像與現代衛星資料結合,首次完整呈現Wordie冰架長達30年的崩解過程,研究成果徹底顛覆既有認知。
1966年11月28日,一架美軍偵察機飛越南極半島時,機上攝影官無意間拍下Wordie冰架的完整樣貌。這座巨型浮冰架在此後30年間幾乎完全崩解,釋放的冰塊如同拔除瓶塞,導致後方冰川加速滑入海洋——這正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重要機制。
冰架如同「冰川煞車」,當它們消失時,內陸冰川將失去支撐。雖然冰架本身已漂浮海上,其融化對海平面影響有限,但它們所阻擋的陸地冰川才是關鍵。研究顯示,南極巨型冰架如Ronne和Ross若完全崩塌,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5公尺。
更驚人的是,團隊透過「運動重建攝影測量法」分析數百張歷史航拍,首度發現冰架崩塌主因並非過去認定的表面融化,而是海底暖流從底部侵蝕。這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為預測冰架崩塌提供了革命性的早期預警指標。
「我們已辨識出冰架崩塌的前兆特徵,這套方法能即時監測高風險冰架狀況。」研究主持人Mads Dømgaard博士強調。共同作者Anders Bjørk助理教授則指出:「雖然崩塌速度比預期緩慢,但正因過程更漫長,一旦啟動就難以逆轉。這無疑是催促人類立即減排的明確警訊。」
這項突破也揭示引力效應的深遠影響:當南極冰體減少,原本被引力牽引向南的海水將重新分配,導致北半球如丹麥等地區面臨更劇烈的海平面上升。看似遙遠的南極變化,實則緊扣全球海岸線命運。
別錯過重大科學進展:立即訂閱SciTechDaily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