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古城堡驚現600年歷史紫水晶 貴族珠寶重見天日
考古學家在波蘭一座中世紀城堡的護城河淤泥中,發掘出一枚鑲嵌在鍍金銀座內的珍貴紫水晶。這件擁有600年歷史的珠寶,推測可能是當年造訪城堡的貴族遺失的胸針或冠飾。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考古學家萊赫·馬雷克向《Live Science》表示:「這件文物極可能是胸針的一部分,也有較小可能是王冠或冠冕的裝飾。如此精緻的飾品出現在中世紀聚落遺址中實屬罕見。」
根據馬雷克與同事貝亞塔·米亞茲加在7月11日發表於《Antiquity》期刊的研究指出,這類中世紀珠寶通常出土於寶藏窖藏或墓葬中。然而這枚紫水晶卻是在日常情境中被發現,推測可能是前往科爾諾城堡的旅人不慎遺落。
科爾諾城堡建於13世紀初期,最初作為軍事要塞與公爵宮殿,同時也擔負木材運輸的海關職能。原屬布熱格公爵波列斯瓦夫三世的這座城堡,後來轉手賣給富裕的騎士階級。1443年西里西亞內戰期間,城堡遭焚毀殆失。考古團隊自2010年起展開挖掘,陸續發現14至15世紀的軍事裝備、騎兵器具與典型陶器。
研究團隊運用拉曼光譜分析與X射線螢光分析技術,確認這枚寶石為天然紫水晶,其金屬底座則是經過火鍍金處理的銀質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鍍金工藝中使用了大量水銀,顯示當時工匠已掌握相當成熟的冶金技術。
馬雷克特別說明:「紫水晶在中世紀廣受歡迎,不僅因其象徵意義與美學價值,更因其被認為具有神奇力量。」根據中世紀民間傳說,紫水晶能保護佩戴者免於中毒、痛風、惡夢等各種危害,同時象徵信仰、謙遜與殉道精神。
考古學家強調:「中世紀珠寶的寶石選擇往往蘊含深層寓意。當人們相信某件珠寶具有超自然力量時,其價值便會迅速攀升。」雖然無法確定這枚紫水晶的原主身份,但從其精緻做工與材質判斷,無疑屬於當時上流社會的貴族階層。
這枚出土於科爾諾城堡的紫水晶之所以特別,在於它本是足以匹配公爵地位的高級珠寶,卻可能在數百年前的日常活動中意外遺失,為現代人揭開中世紀貴族生活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