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摩洛哥山區蠅蛆以屁股偽裝臉部混入白蟻群落

摩洛哥山區蠅蛆以屁股偽裝臉部混入白蟻群落

一項新研究發現,摩洛哥山區的蠅蛆演化出了一項狡猾的策略——在它們的屁股上長出偽裝的臉,以此混入白蟻群落。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此前未知的麗蠅幼蟲生活在摩洛哥的山區,其尾部長著類似白蟻頭部的偽裝臉。

這些偽裝臉是一種極端擬態策略的一部分,能騙過收割白蟻(Anacanthotermes ochraceus),讓它們以為這些蠅蛆是自己群落的一部分。通常來說,白蟻兵蟻會就地殺死侵入群落的生物,但這些偽裝的幼蟲卻能毫無問題地生活在兵蟻之中,還能自由進入白蟻丘的食物儲藏室。根據周一(2月10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這種偽裝非常逼真,白蟻甚至會為這些狡猾的幼蟲清理身體。

研究團隊的首席作者、西班牙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羅傑·維拉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研究人員是在摩洛哥南部的安第阿特拉斯山脈尋找螞蟻時偶然發現這些“兩面派”幼蟲的。他們掀起一塊石頭,發現一個白蟻丘裡有三隻從未見過的蠅蛆。維拉說:“這肯定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物種,因為我們在那個地區又進行了三次考察,掀開了數百塊石頭,也只在另一個白蟻丘裡又找到了兩隻蠅蛆。”

白蟻巢穴對於任何有足夠智慧鑽進去的物種來說,都是受到保護且食物豐富的棲息地。根據這項研究,這種蠅的策略屬於社會融入型,需要極端的形態、行為和生理適應才能實現。研究人員收集了這些偽裝的蠅蛆和白蟻,帶回實驗室進一步研究,發現了許多極端的適應特徵。例如,幼蟲的呼吸孔經過改造,充當偽裝的白蟻眼睛,稱為乳突的感覺器官也經過改造,類似於白蟻的觸角。

幼蟲還演化出了與白蟻獨特氣味相匹配的化學氣味。維拉指出,研究團隊研究了幼蟲的化學成分,發現它們與所生活群落中的白蟻難以區分。他說:“它們的氣味一模一樣。此外,特定群落中的幼蟲和白蟻在化學成分上有細微差異,這使它們與其他白蟻丘中的白蟻有所區別。這種氣味是與白蟻互動並從它們的群居生活中受益的關鍵,這是一種化學偽裝。”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幼蟲屬於Rhyncomya屬的蠅類。目前已知該屬的其他成員都不會進行這種擬態,因此研究團隊懷疑這些幼蟲是一個新發現的物種。然而,團隊未能將幼蟲養到成年以確定這一點,因為它們在實驗室中還未成熟就全部死亡了。維拉指出,可能有一些白蟻巢穴的元素以及這兩個物種之間的關係無法在實驗室中再現。他補充道:“它們的飲食目前還不清楚,它們的成年形態仍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