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沉睡的病毒基因竟成抗癌新希望!腎癌免疫療法現曙光

沉睡的病毒基因竟成抗癌新希望!腎癌免疫療法現曙光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人類DNA中潛伏的古老病毒基因,竟可能在腎臟癌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當這些沉睡的病毒基因被重新啟用,會促使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癌細胞,為免疫療法開闢全新途徑。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團隊針對「透明細胞腎細胞癌」(最常見的腎臟癌型別)進行研究,發現當抑癌基因VHL發生突變失活時,會觸發人類基因組中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活化。這些病毒基因是人類演化過程中,遠古病毒感染留下的「基因化石」,通常處於休眠狀態。

研究指出,當VHL基因功能受損時,會導致HIF2蛋白過度累積,進而喚醒這些沉睡的病毒基因,使其產生病毒蛋白。更令人振奮的是,癌細胞會將這些病毒蛋白分解成片段,並像「旗幟」一樣展示在細胞表面,吸引免疫系統的T細胞前來攻擊。

這項發現特別具有突破性,因為腎臟癌是少數可能被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的癌症之一。研究團隊透過人類組織樣本與小鼠實驗證實,這種由病毒蛋白觸發的免疫反應,確實能有效對抗癌細胞。

這項刊登於《細胞》期刊的重要研究,不僅解開了腎臟癌免疫反應的部分謎團,更為開發新型免疫療法提供嶄新方向。未來科學家可望利用這些「基因化石」設計出更精準的抗癌策略,讓沉睡數百萬年的病毒基因,成為對抗現代疾病的利器。

該研究獲得美國國防部、國立衛生研究院、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等多家機構資助,匯集了哈佛醫學院、耶魯癌症中心等頂尖團隊的研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