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馬默斯洞穴驚現3.4億年「迷你鯊魚」新物種!

馬默斯洞穴驚現3.4億年「迷你鯊魚」新物種!

美國馬默斯洞穴國家公園近期發表一項重大古生物發現,研究團隊在聖吉納維夫巖層中,成功鑑定出一種距今約3.4億年的史前鯊魚新物種。這隻被命名為「Macadens olsoni」的古老生物體型僅約30公分,特殊之處在於其獨特的螺旋狀牙齒結構。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今距離海洋數百英里的馬默斯洞穴地區,在3.4億年前竟是一片溫暖的淺海,連線了後來成為北美東部、歐洲與北非的陸塊。這片古代海域生態豐富,Macadens olsoni正是以其中的軟體動物與環節動物為食。

公園管理處處長巴克萊·特林布林強調:「這項發現不僅填補了我們對古代海洋生物的認知空缺,更彰顯保護自然史遺產的重要性。每次發現都是連結古今的橋樑,為公眾教育提供絕佳素材。」

研究團隊還發現,Macadens olsoni與另一種曾被歸類為Helodus coxanus的古代鯊魚具有形態相似性,但經比對後,學者認為後者可能根本不屬於Helodus屬,建議將其重新劃歸為新建立的Rotuladens屬。

作為全球最長洞穴系統的馬默斯洞穴,可說是史前鯊魚的寶庫。除新發現物種外,學者還在此找到:體型迷你卻咬合力驚人的「花栗鼠鯊」(Clavusodens mcginnisi)、極為罕見的鯊魚頭骨殘骸(軟骨化石儲存難度極高),以及將某屬櫛棘鯊起源時間往前推溯5,000萬年的新物種。

這項發現屬於國家公園化石調查計畫的一環,該計畫旨在系統性記錄、評估和管理這些珍貴的古生物遺產。誰知道研究團隊下次又會挖出什麼奇妙的史前生物呢?著實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