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曾禁止在氣象預報中使用「龍捲風」一詞
儘管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相對較短,僅有幾百年,但卻曾出現過類似鴕鳥政策的先例。在長達60多年的時間裡,美國政府禁止在氣象預報中使用「龍捲風」一詞,剝奪了民眾可能挽救生命的預警機會。
1877年,出生於密西根州的約翰·帕克·芬利加入了美國陸軍訊號服務隊,開始接受氣象站助理軍官的培訓。他對這份工作充滿熱情,並將注意力集中在龍捲風上,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進行研究。芬利整理了大量的氣象報告,試圖找出龍捲風來臨前的天氣模式。
氣象學家約瑟夫·G·加爾韋在《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芬利生平的文章中提到:「芬利繼續在事實室工作,並收集了從1794年到1881年所有已知的龍捲風報告。這是他從費城開始的專案,並在1882年初以《600次龍捲風的特徵》為題發表了報告。最初版本存在許多錯誤,包括一些印刷錯誤。這篇論文被壓制、修正,最終作為訊號服務專業論文發表。它包含了當時最全面的龍捲風氣候學研究。更重要的是,他在論文中的推論成為了一兩年後開發的預報規則清單的基礎。」
芬利正確識別了龍捲風來臨前的多種天氣條件,並建議如何透過電報系統進行監測和傳遞。到1884年,他已經在關鍵的龍捲風區域建立了由近千名「觀察員」組成的網路。雖然他的預測並非每次都準確,但許多預測確實應驗,為人們提供了寶貴的準備時間。
然而,美國政府官員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這樣的預測所帶來的危害最終可能比龍捲風本身更大」。儘管芬利因對龍捲風的研究獲得了獎項和榮譽,但1887年,訊號隊禁止在氣象報告中使用「龍捲風」一詞。幾年後,當美國氣象局接管預報工作時,他們依然沒有嘗試警告民眾,一個劇烈旋轉的空氣柱正朝他們的家園襲來。
一位氣象學家在為禁止龍捲風報告辯護時表示:「即使是最完善的預警系統和防護措施,也沒有實質性的優勢。」這一禁令持續了驚人的60年。那麼,是什麼改變了這一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開發了預警系統以保護軍事基地和空軍基地,而軍事設施附近的平民開始推動建立民用預警系統。
從那時起,相關研究雖然緩慢但穩步進行,龍捲風對生命的破壞性也遠不如從前。或許,今天的美國政府官員在審視氣候研究時,可以從中汲取一些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