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太空望遠鏡三週年獻禮!捕捉「貓掌星雲」絕美影像
為慶祝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投入科學觀測滿三週年,國際天文團隊特別發布了「貓掌星雲」的最新觀測影像,展現這座尖端太空天文臺令人驚嘆的科學成果。
這幅由韋伯望遠鏡近紅外相機(NIRCam)拍攝的影像,呈現了位於天蠍座、距離地球約5,500光年的貓掌星雲(Cat's Paw Nebula)。這個又被稱為NGC 6334或「熊爪星雲」的區域,是夜空中最活躍的恆星育嬰室之一。
這片由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John Herschel)於1837年發現的星雲,橫跨約80至90光年,內部正孕育著數以千計的年輕熾熱恆星。韋伯望遠鏡以無與倫比的解析力,首次揭露了這個星雲中前所未見的結構細節。
天文學家解釋:「影像中藍色區域代表年輕大質量恆星發出的強烈星光,正在雕琢周圍的氣體與塵埃。這些恆星雖然壽命短暫,卻在星雲演化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影像頂部中央有個被暱稱為「歌劇院」的環狀分層結構。研究團隊指出:「造成藍色輝光的主要光源可能來自下方,要麼是那些明亮的黃色恆星,要麼是仍隱藏在深褐色塵埃後方的未知天體。」
在橙褐色塵埃層下方,可見一顆帶有衍射光芒的亮黃色恆星。這顆大質量恆星雖然清除了周圍空間,卻無法推開更遠處的物質,形成緊密的包殼結構。影像中還散佈著看似恆星稀少的區域,其實是被前景塵埃遮蔽的恆星形成區。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影像中央散佈的紅色團塊,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紅光的區域顯示大質量恆星正在塵埃幕後形成。」而影像右下角明亮的紅橙色橢圓區,則是剛開始恆星形成過程的緻密區域。
韋伯影像中還可見許多帶有衍射光芒的小黃星,以及前景的藍白色恆星。左下角甚至能觀察到一個弓形震波,顯示某顆被塵埃包裹的恆星正在劇烈噴發氣體與物質。這些細節都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恆星形成過程的寶貴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