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界「外星語言」難題終現曙光!工程師突破宇宙際Teichmüller理論
科技
06-09
被譽為「外星語言」的宇宙際Teichmüller理論(Inter-universal Teichmüller Theory,簡稱IUT),這個困擾數學界十多年的超複雜證明,近期終於出現重大突破。這個由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提出的理論,原本是為瞭解決數論中著名的ABC猜想,卻因難度過高讓全球數學家束手無策。
想像一下:科學家接收到外星文明傳送的訊號,雖然知道這是智慧生命的訊息,但從語法、文法到上下文全都無法理解——這正是多數數學家面對IUT理論時的感受。這個理論與現有數學體系差異如此之大,全球僅約20人能夠部分理解。
現年28歲的工程師周忠鵬在業餘時間研究IUT理論,竟在五個月內取得重要進展。他的論文提出多項創新應用,甚至能簡化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過程。這項突破已獲得望月新一和數學家Ivan Fesenko的認可,後者更邀請周忠鵬赴中國西湖大學共同研究。
IUT理論的特殊性在於,望月新一幾乎創造了一套全新的數學語言。他於2012年發表四篇長達2000多頁的預印本論文,聲稱解決了ABC猜想。若被證實,不僅能簡化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更可能為加密技術、量子計算甚至時空理論帶來革命性影響。
周忠鵬雖然中途放棄數學博士學位轉行軟體工程,但始終保持對純數學的熱情。他在社群媒體謙虛表示:「我的研究只是在前人基礎上做些微創新,希望能為相關領域貢獻綿薄之力。」儘管部分IUT理論仍晦澀難懂,但這次突破已為解開這個「數學界最難謎題」點亮曙光。
編者註:本文已於美東時間6月4日下午5點更正費馬最後定理的格式,並釐清周忠鵬的研究能以更簡潔步驟證明該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