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無法與機器做朋友」:遊戲音效工作者對AI的憂慮與期待

「我無法與機器做朋友」:遊戲音效工作者對AI的憂慮與期待

近期,澳洲媒體、娛樂與藝術聯盟(Media, Entertainment and Arts Alliance)發布了一段影片,內容是配音員Thomas G. Burt分享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對其生計的影響。這部影片引發了廣泛討論,尤其是針對遊戲產業中的音效工作者。許多配音員是合約制員工,沒有穩定的工作保障,而對於一些面臨財務壓力的遊戲公司來說,利用GenAI來替代部分配音工作,似乎成為難以抗拒的選擇。

音效工作,無論是音樂、音效設計或配音,長期以來都缺乏足夠的保護。我與同事針對澳洲遊戲產業中使用GenAI與自動化技術製作音樂的研究,揭露了一個複雜的現況。澳洲遊戲產業面臨著提升生產力、加快工作進度以及預算限制的壓力,這些因素都促使自動化技術的加速應用。此外,遊戲產業早已存在「加班文化」,即無償加班以趕上截止日期,這進一步推動了自動化與GenAI的普及。

澳洲遊戲產業目前正經歷一段顯著的收縮期,許多員工面臨裁員風險。這導致資源更加緊縮,加班文化更加普遍,並可能增加對自動化的依賴,而非重新培訓員工。一位受訪者表示:「我對許多創意形式的未來感到擔憂,這感覺就像是藝術與文字的『快時尚』。」

澳洲遊戲產業的從業者對GenAI的影響看法不一,從充滿希望到深感恐懼皆有。音效工作者普遍比非音效專業人士更為悲觀,許多人認為GenAI具有剝削性,甚至可能被濫用。當被問及對產業未來的看法時,一位受訪者表示:「我會說前景是負面的,普遍感受到的是恐懼與焦慮,特別是關於工作保障的部分。」

然而,也有人指出GenAI將提升生產力與效率:「當合成器開始被製造時,人們說它會取代音樂家,搶走工作。也許確實如此,但它也開啟了全新的創意可能性。」無論如何,大多數受訪者都對GenAI模型的倫理訓練與授權報酬問題表達了擔憂,這些憂慮也與工會的立場一致。受訪者認為,任何用於訓練AI資料集的創作者都應獲得公平的報酬與認可。

工會提出了一種「選擇加入」的授權模式作為妥協方案,主張創作者的資料僅在選擇加入的基礎上用於訓練GenAI,且訓練生成式AI模型的內容應獲得同意與補償。一些對GenAI感興趣的音效專業人士表示,他們無法公開談論這一話題,因為它被視為禁忌:「我們整個創意領域都籠罩著一種恐懼與絕望的氛圍。但其實不必如此,我們需要進行正確的討論,但如果每個人都驚慌失措,就無法達成共識。」

儘管GenAI被認為具有潛在益處,但它也明顯造成了分歧。幾位受訪者擔心,GenAI的普及可能減少產業內的合作,導致專業社群的瓦解,以及特定創意技能與機構知識的流失:「我真的很喜歡與人合作……把這些交給機器,我無法與機器做朋友……我希望與那些能徹底改變我們專案方向的人合作。」

澳洲遊戲產業依賴於一個高度網路化但往往不穩定的勞動力群體,他們根據需求與技能在不同專案間流動。自動化取代這些技能的能力,可能導致專業合作的孤立與退化。然而,許多遊戲音效工作者認為,自動化在行政、構思、工作坊、程式設計與教育工具方面具有幫助:「就自動化而言,我視它為一種工具。例如,作為開發者,我會編寫指令碼。如果某項工作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我就會透過編寫指令碼來自動化它。」

這些系統對於神經多樣性專業人士與在時間管理或其他注意力相關問題上掙扎的員工也很有幫助。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AI與自動化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進行創意工作,因為他們可以自動化工作流程中較為繁瑣的部分:「我和其他人一樣會遇到寫作瓶頸……如果有一款根據我風格訓練的軟體,能在我需要時生成符合我風格的音樂,我會使用它。這將為我節省大量時間。」

許多原本不願使用AI的專業人士表示,在時間或預算壓力下,他們會考慮使用它。其他人則指出,GenAI讓團隊與個人能夠完成比沒有它時更多的工作:「特別是當截止日期總是如此緊迫時,我認為許多自動化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於更具創意與決策性的部分。」

儘管GenAI可能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但我們應確保其提供的效率不會以犧牲創意專業為代價。許多數位音效領域的從業者正努力創造符合倫理的AI替代方案,以平衡技術進步與創意保護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