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北極融冰改變海洋色調 科學家警告生態連鎖效應

北極融冰改變海洋色調 科學家警告生態連鎖效應

全球暖化導致極區海冰融化,不僅改變進入海洋的光線量,更讓水下光譜產生劇烈變化。這項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這種「色溫轉變」正微妙卻深刻地重塑北極生態系統,衝擊冰藻與浮游植物等關鍵微生物的生存。

由阿姆斯特丹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所主導的國際團隊發現,海冰與開放水域的光學特性存在根本差異:海冰能反射多數陽光,僅讓少量全光譜光線穿透;開放海水則會吸收紅綠光波,僅剩藍光能深入水層。這種差異源自水分子的振動模式——液態水會形成特定波長的吸收帶,冰晶結構則抑制此現象。

研究主要作者Monika Soja-Woźniak解釋:「適應冰層下寬光譜環境的藻類,當冰層融化後將面臨藍光主導的新環境,其光合色素效率可能大幅降低。」光學模型顯示,這種光譜轉變不僅影響光合作用效能,更可能引發物種組成的洗牌,使擅長利用藍光的藻類取得競爭優勢。

Jef Huisman教授警告,此變化將產生生態連鎖反應:作為北極食物鏈基礎的光合藻類若發生族群變動,將連帶影響魚類、海鳥與海洋哺乳類生存。此外,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機制也可能受到幹擾。

這項研究凸顯極區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冰層消退不僅是物理景觀改變,更會透過光能傳輸途徑重塑整個海洋生態系的能量流動。科學家呼籲,未來氣候模型應更精確納入光譜變化引數,特別是環境劇變的極地區域。

該研究已於2025年4月30日發表於《自然通訊》,DOI編號10.1038/s41467-025-5938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