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從深淵到彩虹:深腦刺激如何重燃生命之光

從深淵到彩虹:深腦刺激如何重燃生命之光

如今,Jon的生活煥然一新,他能夠更專注地陪伴家人,因為那曾經壓垮他的重度憂鬱症已經遠去。這一切,都歸功於深腦刺激(DBS)技術的突破性應用。

在《The Deep End》第六集中,我們將一同展望Jon與他的家庭,以及DBS研究的未來。這項研究正不斷推進,一項針對治療抗性憂鬱症的DBS臨床試驗剛剛啟動。首位參與者在今年二月接受了DBS手術。此外,你還將聽到Jon與Barbara的故事,以及一首他們摯愛歌曲背後意義的轉變。

Laura Sanders在節目中提到,幾年前接受手術的志願者們如今已回歸正常生活。Jon的家充滿了光明、笑聲與溫暖。當Laura拜訪時,他們熱情地招待她,甚至讓他們的寵物蜥蜴Lizzie爬上她的手臂,Jon還特地拍照留念,想讓她的孩子們看看。

Barbara分享道,他們一家擁有健康的幽默感,甚至會開玩笑說要藏起Jon的充電器或調整他的設定。當Laura在場時,他們的中間兒子給Jon的尷尬指數打了滿分,還調侃老一輩不懂年輕人的流行語。這個家庭不僅期待更好的日子,他們正在享受當下。

Barbara坦言,她從未想過不分享他們的故事。她認為,越多談論心理健康,社會就會變得越好。她相信,分享自己的經歷能幫助其他照顧者變得更同理、更堅強。她引用一句話:「你的秘密會讓你生病」,並深信這是真理。

首位參與者也有同樣的願望,他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讓更多人瞭解憂鬱症,並在絕望中看到希望。Amanda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認為分享自己的故事就像為仍在黑暗中的人提供一盞明燈,指引他們找到出路。

Amanda的生活因DBS而改變。她提到,過去她對《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這首歌感到厭煩,認為那只是空想。但現在,她畫了一幅畫,畫中的她在彩虹上建了一座房子,象徵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彩虹彼端」。

這些故事凸顯了希望的重要性,以及對科學進步的信念。神經學家Helen Mayberg在2005年發表了第一篇關於DBS治療憂鬱症的研究論文,至今已過去20年,DBS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成為FDA批准的治療方式。Mayberg坦言,目前的DBS技術尚未普及,但科學的進步往往緩慢且需要團隊合作。

科學家們正在尋找能預測DBS效果的生物標記,並透過參與者的腦波、表情和聲音來尋找康復的跡象。Mayberg強調,她的目標是盡可能幫助更多的人,並與患者們一起探索治療的可能性。

Jon在手術後寫了一封感謝信給Mayberg,信中他提到Coldplay的歌曲《Amsterdam》對他的意義。過去,這首歌讓他感受到憂鬱的痛苦,但現在,它象徵著他戰勝病魔的喜悅。這種轉變不僅發生在Jon身上,也影響了他的整個家庭。

如今,Jon一家充滿了希望與歡笑。Barbara表示,她現在更專注於享受當下,而不是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她感激每一刻,並珍惜與家人共度的時光。

這一切,都讓我們看到DBS技術如何改變生命,並為未來的治療帶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