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驚人發現!1500萬年前魚類化石揭露最後一餐

驚人發現!1500萬年前魚類化石揭露最後一餐

科學家最近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McGraths Flat化石遺址,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魚類物種,命名為Ferruaspis brocksi。這批距今1500萬年的淡水魚化石,不僅儲存完好,更令人驚奇的是,部分魚類的胃中還保留著牠們生前的最後一餐。

這項研究於3月17日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上。研究團隊在這些魚類的胃中發現了昆蟲幼蟲的殘骸、兩片昆蟲翅膀,以及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如蛤蜊或貽貝)。這是澳洲首次發現屬於Osmeriformes目的小型銀魚化石,這將有助於科學家釐清這類魚種何時抵達澳洲這片廣闊的大陸。

研究主要作者、澳洲博物館和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Matthew McCurry表示:「這批1500萬年前的淡水魚化石,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來瞭解澳洲古代生態系統及其魚類物種的演化,特別是Osmeriformes目在1100萬至1500萬年前中新世時期的情況。」

Osmeriformes目是一個廣泛的魚類分類群,包含全球各地淡水及海洋環境中的多種銀魚。在美國,銀魚相當常見,尤其是在五大湖區、東北部、太平洋西北地區和阿拉斯加,部分物種也出現在內陸河流和湖泊中。美國境內至少有六種銀魚,包括彩虹銀魚(Osmerus mordax)、哥倫比亞河銀魚(Thaleichthys pacificus)和三角洲銀魚(Hypomesus transpacificus)。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對銀魚及其相關物種何時抵達澳洲感到疑惑,因為這類魚及其祖先的化石記錄相當稀少。McCurry解釋:「由於缺乏化石,我們很難確定這類魚群何時抵達澳洲,以及牠們是否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在一種富含鐵的礦物——針鐵礦中發現了F. brocksi的化石。透過高倍顯微鏡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化石的儲存細節出奇地完整。魚類的骨骼和鰭的位置、賦予魚類顏色的細胞,以及牠們的最後一餐,都被完整地儲存了1500萬年。

由於古生物學家在同一地點發現了多條這種新物種的魚類化石,他們得以拼湊出這種古代魚類的外貌,因為並非每條魚都完全儲存下來。研究人員指出,F. brocksi代表了現今在澳洲和紐西蘭發現的Osmeriformes目物種的早期祖先。

McCurry進一步說明:「這些化石形成於1100萬至1600萬年前,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過去的視窗。它們證明該地區曾經是溫帶雨林,並且在新南威爾斯州的中部高地,生命曾經非常豐富多樣。」

這些魚類的胃內容物也讓我們得以一窺這種古代物種的行為。McCurry表示:「我們現在知道牠們以多種無脊椎動物為食,但最常見的獵物是小型幽蚊幼蟲。」

此外,研究人員意外發現了稱為黑色素細胞的化石色素細胞,這讓他們能夠推測出這種魚類的顏色。研究共同作者、坎培拉大學和澳洲國家科學機構CSIRO的研究員Michael Frese表示:「這種魚的背部顏色較深,腹部較淺,並且在身體兩側有兩條縱向條紋。」

黑色素細胞負責產生黑色素,這種色素賦予皮膚、頭髮、眼睛和羽毛顏色。Frese補充道:「過去,化石黑色素體曾幫助古生物學家重建羽毛的顏色,但這是首次用黑色素體來重建一種早已滅絕的魚類的顏色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