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冷斑」之謎解開!科學家發現洋流與大氣的雙重影響
地球
07-15
就在全球暖化持續加劇之際,格陵蘭島以南的北大西洋區域卻出現異常降溫現象。這個被稱為「冷斑」的特殊區域,最新研究證實與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減弱有關。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海洋與大氣系統對冷斑的形成各佔一半影響力。
該研究刊登於《科學進展》期刊,第一作者範毅飛表示:「我們利用最先進的氣候模型分析AMOC影響冷斑的兩種途徑,首次發現大氣系統的影響力竟與洋流本身相當。」這顛覆了過去學界僅關注洋流輸送暖水的傳統觀點。
研究共同作者張鵬飛解釋:「上個世紀全球多數地區持續升溫,唯獨北大西洋副極地海域反常降溫。我們的研究不僅解釋冷斑成因,更預示未來洋流變化可能引發的氣候連鎖反應。」
AMOC系統就像一條巨大的海洋輸送帶,將熱帶溫暖海水帶往北大西洋,冷卻後下沉並向南迴流。然而格陵蘭冰蓋融化注入的淡水使海水鹽度降低,影響下沉過程,可能導致這條輸送帶減弱。
範毅飛指出:「海面降溫會減少蒸發與大氣中的水氣,削弱溫室效應後又會反饋加劇海域降溫,形成惡性迴圈。」研究團隊運用溫度分解框架分析,證實這種大氣反饋機制比預期更關鍵。
李來芳教授強調:「冷斑可能擾動噴射氣流與風暴活動,影響北美與歐洲的極端天氣。」該研究獲得NASA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援,未來將繼續驗證兩種影響途徑的具體貢獻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