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黃金穹頂」飛彈防禦計畫:25億美元能打造完美防護罩嗎?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5年5月20日宣佈一項名為「黃金穹頂」的飛彈防禦系統計畫,目標是保護美國免受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極音速飛彈以及來自太空的飛彈威脅。這項計畫預計投入250億美元啟動資金,川普宣稱將在他任期結束前三年內全面運作,並提供近乎100%的防護能力。
近年來,包括中國、俄羅斯、北韓和伊朗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研發能夠突破美國現有飛彈防禦系統的新型武器。這些武器包括升級版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及最新研發的極音速飛彈,都是專門用來對付愛國者飛彈等美國先進防禦系統。
以極音速飛彈為例,它們不僅速度驚人,還能在其他飛行器無法運作的大氣層區域機動飛行,這些特性加總起來,對現有防禦系統構成全新挑戰。事實上,俄羅斯已在烏克蘭衝突中使用過極音速飛彈,中國也多次在天安門廣場展示其極音速飛彈技術。
一套完整的國家飛彈防禦系統需要全球部署的感測器網路,涵蓋所有飛彈軌跡的各個階段。首先必須在敵方可能發射飛彈的區域附近設定感測器,如中國、俄羅斯等周邊地區;其次要能追蹤飛彈飛行數百至數千公里的軌跡。美國目前已在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部署各種感測器和攔截器,主要用於防禦彈道飛彈。
攔截極音速飛彈特別具有挑戰性,需要新型感測器持續追蹤其機動軌跡。「黃金穹頂」計畫將採用分層防禦概念,在多種平臺上部署不同型別的感測器,形成全方位防護網。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計畫並非從零開始,而是建立在美國現有飛彈防禦系統的基礎上,部分新技術已研發多年。
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被認為是全球最有效的同類系統,但即便它也無法達到100%攔截率,曾在哈瑪斯大量廉價火箭彈攻擊下出現漏洞。因此專家認為,任何飛彈防禦系統要實現完美防護都是不切實際的,更重要的目標是建立威懾力,讓敵方考慮到攻擊成本效益而不敢輕舉妄動。
關於川普提出的三年時程,專家認為雖然相當緊迫,但在多國已部署極音速飛彈的壓力下,確實存在急迫性。現有防禦系統可以擴充升級,太空層面的衛星系統也正在部署中,但要整合這套複雜系統,三年時間仍顯不足。不過若美國全力投入,確實能在這段期間取得重大進展。
25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看似龐大,但僅佔川普2026年國防預算提案的2.5%。未來「黃金穹頂」可能發展第二代系統,採用高能雷射等定向能武器,大幅提升攔截效率。這項計畫能否實現川普的承諾,將是未來幾年國際軍事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