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巨大分子雲「曙光」現身
太空
04-29
天文學家最近在距離地球僅3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名為「曙光」(Eos)的巨型分子雲結構。這個龐然大物橫跨80光年,質量相當於2,000到8,500個太陽,是目前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際分子雲。
宇宙大爆炸後遺留的大量氫氣,在重力作用下逐漸凝聚成恆星。這些恆星死亡後,又將重元素散播到星際空間。如今銀河系中大部分原始氣體要麼已形成恆星,要麼以極低密度分散在星系暈中,難以再孕育新恆星。
「曙光」的密度雖高於星系暈,卻遠低於獵戶座星雲這類恆星形成區。研究團隊以希臘黎明女神為其命名,但更貼切的比喻或許是黎明前的黑暗。這個新月狀結構在天空中橫跨25度,僅次於銀河系本身的視角大小。
最令人驚奇的是它的發現方式。羅格斯大學的伯克哈特博士團隊利用韓國STSAT-1衛星搭載的特殊光譜儀,首次透過遠紫外線螢光技術直接觀測到分子氫的輻射。「這朵雲真的在黑暗中發光」,伯克哈特形容這個突破性發現。
由於缺乏足夠的塵埃和一氧化碳,傳統的無線電波和紅外線觀測都未能發現「曙光」。紐約大學的達瑪瓦德納博士表示:「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星際介質的認知,這種觀測技術可能幫助我們發現更多隱藏的分子雲。」
研究顯示,「曙光」邊緣的氣體因受熱而發出遠紫外輻射。團隊推測,與其自行形成恆星,這片分子雲更可能在600萬年內被周圍恆星的輻射蒸發殆盡。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天文學》期刊,這項發現為探索宇宙分子氫開闢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