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NASA火星探測器「翻滾特技」驚艷全球!揭開火星地表下1.6公里的秘密

NASA火星探測器「翻滾特技」驚艷全球!揭開火星地表下1.6公里的秘密

美國航太總署(NASA)最新研究顯示,服役近20年的火星偵察軌道器(MRO)竟能完成120度大角度翻滾動作,讓其搭載的淺層雷達(SHARAD)偵測強度暴增10倍,成功揭露火星地表下超過1.6公里的隱藏地貌。

這項突破性技術發表於《行星科學期刊》,研究團隊在2023至2024年間成功執行3次大角度翻滾實驗。亞利桑那州行星科學研究所學者Gareth Morgan興奮表示:「這項創新技術不僅讓老舊探測器展現新技能,更開啟了探測火星地下世界的新紀元!」

MRO原本設計最大滾轉角度僅30度,用於瞄準撞擊坑、古河床等特徵。但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專案經理Reid Thomas透露:「我們獨特的飛行器設計與軟體系統,讓MRO能隨時進行滾轉調整。」

每次翻滾都需精密規劃,因MRO搭載的五種科學儀器各有不同觀測需求。團隊需提前數週協調各儀器使用時段,再由演演算法精確控制探測器姿勢。120度大角度翻滾更需特別注意電力供應與通訊保障,因此每年僅執行1-2次。

SHARAD雷達原本就具備探測地表下1-2公里地層的能力,能區分岩石、砂土與冰層。新式翻滾技術讓雷達訊號避開探測器結構幹擾,使成像清晰度大幅提升。Morgan解釋:「某些火星區域原本就在探測極限邊緣,現在我們終於能看得更清楚了!」

這項技術意外拯救了另一項重要儀器——火星氣候探測儀(MCS)。JPL科學家Armin Kleinboehl表示:「當儀器的萬向接頭故障後,我們發現滾轉動作反而能提供更穩定的校準資料,現在已成為例行觀測程式。」

MRO自2005年發射以來,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運營,持續為人類解開火星之謎。這項突破不僅有助尋找未來太空人可用的水冰資源,更能深入研究火星氣候變遷與潛在宜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