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宇宙冰晶藏玄機!顛覆人類對水與生命的認知

宇宙冰晶藏玄機!顛覆人類對水與生命的認知

最新研究顯示,宇宙中最常見的「低密度無定形冰」其實暗藏微小晶體結構,這項發現將徹底改寫我們對行星形成、星系演化乃至生命起源的理解。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劍橋大學組成的團隊,在《物理評論B》期刊發表了這項突破性研究。

過去數十年來,科學界普遍認為太空中的冰屬於無定形結構,就像液態水般完全無序。但最新實驗與模擬資料證實,這種存在於彗星、冰衛星和星際塵埃雲中的冰,其實鑲嵌著寬度僅約3奈米(略寬於DNA單鏈)的微型晶體。研究主要作者Michael Davies博士表示:「我們首次在原子層級看清了宇宙中最常見冰的樣貌。」

這項發現對「泛種論」提出新見解。該理論認為地球生命的基礎分子可能透過冰彗星傳遞,而低密度無定形冰正是運輸載體。但Davies博士指出:「部分結晶的結構會減少可容納有機分子的空間,不過冰中仍存在無定形區域可供儲存生命原料。」

研究團隊採用雙重驗證方法:一方面透過電腦模擬不同冷卻速率下的水分子排列,發現含20%晶體比例的結構最符合X射線繞射資料;另一方面實際製備各種無定形冰樣本,發現經再結晶處理後,其結構特徵會因原始形成方式而異。共同作者Christoph Salzmann教授強調:「這證明宇宙中的冰並非完全無序,而是保留著液態水的某些記憶。」

這項研究開啟諸多新課題:無定形冰中的晶體尺寸是否受形成條件影響?是否存在完全無定形的冰?值得注意的是,團隊2023年發現的「中密度無定形冰」密度恰與液態水相同,這種特殊狀態可能隱藏著解開水之謎團的關鍵。劍橋大學Angelos Michaelides教授表示:「水是生命之源,但我們對它的認識仍遠遠不足。」

從實用角度來看,這項發現將影響太空科技發展。Davies博士補充:「冰在太空中可能是高效能材料,既能作為輻射遮蔽層,也能分解成氫氧燃料。準確掌握其各種形態特性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