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獲利再下滑!馬斯克預告「先苦後甘」的電動車轉型陣痛期
特斯拉週三公佈財報,季度獲利持續下滑。執行長馬斯克直言,在川普政府取消電動車聯邦稅收抵免後,公司可能面臨數季的「艱困時期」。這位科技狂人承認短期陣痛難免,但強調自動駕駛技術將在2026年下半年帶來豐厚回報。
關鍵轉折點落在9月30日——原本7,500美元的電動車購車抵稅優惠將正式終止。這項綠能補貼被納入川普本月簽署的大規模財政方案中被一併取消。「未來幾季可能會很辛苦,雖然不必然如此,但可能性很高。」馬斯克在法說會上坦承。但他話鋒一轉:「等到2026下半年大規模自駕技術成熟時,若特斯拉的經濟效益還不夠吸引人,那才真令人意外。」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獲利降至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6%;營收也下滑12%至225億美元。這已是連續第三季獲利萎縮,反映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以及馬斯克政治活動引發的抵制效應。公司宣告特別強調持續投入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決心。
獲利衰退早在預期中——特斯拉本月初已預告交車量下滑,加上車輛均價下跌,以及AI等研發支出增加都衝擊財報表現。公司以全球貿易政策變動、「總體經濟環境」、「自駕技術推進速度」和「工廠產能爬坡」等因素為由,未提供全年產量預測。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上個月終於在德州奧斯汀推出延宕多時的無人計程車服務,這是馬斯克首個完全自駕的商用專案。他極力推崇特斯拉的自駕系統和「Optimus」人形機器人,但分析師批評新車研發進度遲緩,對馬斯克先前承諾推出2.5萬美元平價電動車的決心存疑。
對此馬斯克在法說會重申開發平價車款的計劃。特斯拉宣告透露,六月已開始生產「更實惠的車型」,預計2025年下半年放量。高管解釋延後新車量產是為了在稅收抵免截止前,優先最大化現有車款產能。
摩根大通分析師直言特斯拉股價「與持續惡化的基本面完全脫鉤」,但摩根士丹利仍將其列為「首選股」,看好其在機器人與AI領域的領先地位,不過報告也警告馬斯克的政治活動「可能為股價增添短期壓力」。
馬斯克與川普的恩怨情仇持續延燒——這位億萬富豪曾巨資贊助川普2024年競選,並出任「政府效能部」首長大砍公職缺額,引發抵制潮重創特斯拉品牌形象。五月離開白宮後,兩人徹底決裂。馬斯克批評川普政策將使國家破產,更在7月5日宣佈成立新政黨「美國黨」,遭川普譏為「荒謬可笑」,甚至威脅取消政府合約並驅逐馬斯克。
財報公佈後,特斯拉盤後股價應聲下跌4.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