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日本民間月球登陸器「毅力號」二度挑戰失敗 登月夢碎

日本民間月球登陸器「毅力號」二度挑戰失敗 登月夢碎

由東京太空新創公司ispace研發的月球登陸器「毅力號」,在6月5日嘗試登陸月球表面時宣告失敗。這是該公司繼2023年後第二次挑戰登月任務失利,目前與登陸器通訊中斷,確切狀態仍無法確認。

ispace創辦人兼執行長袴田武史在記者會上坦承:「這是我們第二次失敗,必須嚴肅面對問題。」他表示團隊將徹底分析失敗原因。這艘造價不菲的登陸器搭載六項商業載荷,包括盧森堡分公司開發的微型探測車「堅韌號」,以及臺灣中央大學的深空輻射探測儀。

國際太空政策專家納姆拉塔·高斯瓦米指出:「月球著陸是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尤其對民間企業而言。」她強調太空科技需要反覆驗證,失敗在業界相當常見。今年全球僅有三家民間企業嘗試登月,目前僅德州公司Firefly Aerospace的「藍幽靈號」在3月成功著陸。

值得注意的是,毅力號選擇了更省燃料的迂迴路線。它先繞行地球,2月飛掠月球後,最遠曾抵達距地球110萬公里的深空區域,再以低能耗方式轉入月球軌道。這種創新軌道設計原本被視為商業太空任務的典範。

ispace發言人透露,這兩次任務主要驗證商業模式與系統可靠性,原訂為期14天的月表活動將為「月球商業化開啟大門」。該公司已與NASA簽署協議,計畫開採月球水資源並販售月壤樣本,這將成為史上首筆地外商業交易。

儘管遭遇挫折,ispace仍計畫在2027年啟動全面商業化任務。不過袴田武史坦言,這次失敗可能影響後續計畫進度。太空專家高斯瓦米認為,ispace的嘗試證明「月球經濟時代正在來臨」,即使暫時失利,民間企業進軍太空的趨勢已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