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美國密西根州爆罕見狂犬病死亡案例 竟因移植帶病毒腎臟
美國密西根州近日發生一起極其罕見的狂犬病死亡案例。一名當地居民在俄亥俄州託萊多大學醫學中心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竟因捐贈者帶有狂犬病毒而不幸身亡。這起事件震驚醫學界,也引發對器官移植安全性的關注。
根據密西根州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發言人林恩·薩特芬的宣告,這名未透露姓名的患者在去年12月接受移植手術,並於2025年1月去世。這是密西根州自2009年以來首起人類狂犬病案例。院方表示:「雖然極為罕見,但過去確實有極少數因器官移植導致人傳人的案例紀錄。」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疾病,會攻擊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類中樞神經系統。病毒通常透過受感染動物的唾液,經由咬傷或開放性傷口傳播。一旦出現症狀,幾乎必死無疑。初期症狀類似流感(發燒、頭痛、虛弱),隨後會發展為神經系統問題,如意識混亂、幻覺、癱瘓、恐水症,最終昏迷死亡。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證實,這名捐贈者在去世前五週曾於愛達荷州接觸野生動物而感染狂犬病。值得注意的是,捐贈者並未出現典型狂犬病症狀,也未在接觸動物後就醫或通報衛生單位。
CDC報告指出,除腎臟外,捐贈者的眼角膜組織也被移植給其他三名患者。所幸在發現首例死亡後,CDC立即與密蘇裡州衛生單位合作,成功攔截第四例眼角膜移植。所有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都已接種暴露後預防疫苗,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密西根大學傳染病診所臨床教授丹尼爾·考爾博士強調,這類案例極為罕見,不應因此阻礙患者接受救命的器官移植。「相比器官衰竭的風險,這種悲劇事件的發生機率微乎其微。」他解釋,雖然移植前會進行器官篩檢,但檢測狂犬病等罕見疾病需要數天時間,而捐贈器官的儲存期限僅有數小時。
衛生部門表示,所有曾接觸這名患者的醫護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都已接受狂犬病暴露評估,必要者已施打暴露後預防疫苗。這起事件再次提醒大眾,若遭動物咬傷,應立即用肥皂清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並在14天內接種4-5劑狂犬疫苗,以產生抗體對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