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突破性研究!無線射頻加熱技術讓豆類營養更易吸收

突破性研究!無線射頻加熱技術讓豆類營養更易吸收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USask)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革命性食品加工技術,透過無線射頻(RF)加熱方式,能有效降低豆類中的抗營養成分,同時提升能量使用效率。這項創新發現將大幅改善全球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品質。

豆科植物如豌豆、蠶豆等,雖是人類食用數百年的重要食材,但這些植物種子天生會產生抗營養成分,像是單寧酸、植物血凝素、胰蛋白酶抑制劑和植酸等,這些物質會阻礙動物與人體對營養的吸收。傳統加熱方式雖能分解部分抗營養成分,但工業烤箱往往出現表面過熱、內部加熱不足的問題。

USask化學與生物工程系研究團隊提出的RF加熱技術,運作原理類似微波爐。博士生Tolen Moirangthem解釋:「就像微波加熱水杯時,只有水被加熱而杯子不受影響一樣,RF技術能選擇性加熱豆類內部水分。」這種選擇性加熱方式不僅能完整保留重要營養素,還將加工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短短几分鐘。

研究團隊推測,RF加熱過程中,豆類內部水分受熱膨脹產生蒸汽壓力,使細胞孔隙結構發生改變。透過USask的加拿大光源同步輻射設施進行驗證,證實經RF處理的豆類確實形成更多孔隙,並成功將抗營養成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減少81%。

「這項技術具有巨大潛力,」Moirangthem表示:「在全球肉類價格高漲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能大規模生產的永續性植物蛋白來滿足人口需求。」這項新技術不僅使豆類加工更環保,也大幅提升了人體對植物蛋白的吸收效率。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5年6月的《創新食品科學與新興技術》期刊,研究團隊包含多位食品科學專家。研究詳細探討了無線射頻加熱對豌豆和斑豆微結構的影響,為食品加工業開啟新篇章。

想掌握最新科技突破?立即訂閱SciTechDaily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