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用節奏性擊鼓傳遞訊息 揭開人類音樂天賦的演化之謎
生物
06-08
最新研究發現,黑猩猩會以規律節奏敲擊樹根來彼此溝通。這項刊登於《當代生物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東非與西非兩個亞種黑猩猩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擊鼓節奏,暗示人類音樂能力的起源可能比原先認知的更為古老。
由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學者薇斯塔·艾留特里領導的跨國研究團隊發現,黑猩猩的擊鼓模式具有明顯節奏性,且不同亞種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項發現為理解人類音樂能力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我們原本就預期西非黑猩猩的擊鼓次數會較多、速度較快,但沒料到節奏差異如此明顯,更讓人驚訝的是牠們的節奏模式竟與人類音樂如此相似。」艾留特里表示。
過去研究顯示,黑猩猩會敲擊板狀樹根發出低頻聲音。這種獨特的擊鼓行為被認為是牠們在茂密雨林中進行遠距離溝通的重要方式。研究團隊這次特別針對11個黑猩猩群體進行分析,總共記錄了371段擊鼓行為。
研究結果證實,黑猩猩的擊鼓行為確實具有節奏性,且鼓點間隔呈現規律性。值得注意的是,西非黑猩猩偏好等間距的簡單節奏,而東非黑猩猩則傾向交替使用長短間隔的複雜節奏模式。
「每隻黑猩猩都有自己獨特的擊鼓風格,」艾留特里解釋:「這就像是牠們在雨林中的打卡系統,讓同伴隨時掌握自己的位置和動態。我們現在更發現不同族群甚至亞種之間,都存在著獨特的節奏文化。」
來自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資深研究者凱瑟琳·霍貝特指出:「音樂創作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但我們始終不清楚這項能力是何時出現的。這項研究顯示黑猩猩的擊鼓行為具有人類音樂節奏的基本特徵,這對理解音樂能力的演化時程具有突破性意義。」
這項跨國研究由歐盟地平線2020計畫、奧地利科學基金會、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多個機構共同資助,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5年5月9日出刊的《當代生物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