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發現4.8億年古老海綿化石 改寫全球礁岩演化史

中國發現4.8億年古老海綿化石 改寫全球礁岩演化史

國際科學團隊近期在中國華南地區發現距今約4.8億年的磷酸鹽化層孔海綿化石,這項重大發現不僅將此類生物化石紀錄往前推進了2000萬年,更為研究地球早期礁岩生態系統提供了全新線索。

這塊名為「雷祖尼亞冠層海綿」(Lophiostroma leizunia)的化石出土於湖北宜昌遠安地區,屬於奧陶紀早期生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古老海綿採用氟磷灰石這種磷酸鹽礦物來構建骨骼,使其成為已知首個能同時運用二氧化矽、碳酸鈣和磷酸鈣三種主要生物礦物質的動物門類。

研究顯示,這種海綿不僅參與了複雜礁岩結構的建造,更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它能將鈣化微生物、石質海綿、杯形生物和棘皮動物等不同礁岩組成部分緊密結合,形成具有驚人生態複雜度的早期礁岩系統。

華南地區向來以儲存完好的化石和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態聞名。科學家透過對當地奧陶紀地層的深入研究,記錄了「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期間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爆發性增長。這項最新發現為理解當時環境因素如何影響生物演化提供了重要證據。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導的國際團隊完成。這項突破性發現不僅填補了層孔海綿早期演化史的空白,更重新定義了科學界對生物礦化策略起源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