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蛇類最聰明?
動物的智力是一個複雜且備受爭議的話題,甚至對於某些物種是否有感知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存在著討論。然而,這並沒有阻止我們給蜜蜂出數學題,或是對獵鷹解開拼圖盒的能力感到驚歎。但在動物智力的光譜中,蛇類又處於什麼位置呢?
蛇類是最繁多且古老的爬行動物群體之一,儘管它們是冷血動物,但除了南極洲之外,它們能在各個大陸蓬勃發展。已知最古老的蛇類化石可追溯到約1.43億至1.67億年前,這些爬行動物在陸地和海洋中存在的時間,遠比任何人類祖先都要長。所以,如果從普遍性、適應力和長存性來考量智力,蛇類可說是名列前茅。
然而,若你追求的是更傳統的處理能力,眼鏡王蛇普遍被認為是蛇類世界中的智者。眼鏡王蛇屬於食蛇屬(Ophiophagus),這個詞源自希臘文,意思是「食蛇者」。以前人們認為只有一種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但現在發現實際上有四種不同的眼鏡王蛇物種,而且它們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眼鏡蛇,因為它們不屬於眼鏡蛇屬(Naja)。
眼鏡王蛇身長可達5.6公尺(19英尺),是世界上最長的毒蛇,分佈於亞洲大部分地區,從印度、中國到菲律賓和巽他群島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毒性極強,所分泌的神經毒素能使神經系統癱瘓,這些聰明的「長條子」咬上一口,足以殺死一頭成年大象或20個人。
儘管眼鏡王蛇能夠將身體的三分之一抬離地面,與成年人四目相對,但和大多數蛇類一樣,它們出了名地膽小、謹慎,而且意外地聰明。作為活躍的獵食者,眼鏡王蛇運用它們的大腦,策略性地追蹤獵物,獵物甚至包括其他毒蛇。雖然對它們智力的正式研究不多,但一些軼事證據顯示,眼鏡王蛇能夠記住周圍環境、飼養員(如果被圈養的話),甚至能完成像醫學檢查之類的簡單任務。
眼鏡王蛇也是已知唯一會為幼蛇築巢的蛇類,它們會用周圍的樹葉和植被堆成一個小土堆。然而,雖然它們的策略性獵食方式和築巢行為在蛇類中相當獨特,但它們記住人、地點和日常規律的能力,在蛇類中相對較為普遍。
許多和眼鏡王蛇同屬眼鏡蛇科(Elapidae)的活躍獵食者物種,在獵捕獵物時通常表現出相似的智力水平。然而,它們那些較為溫馴的埋伏型獵食者同類,則透過對環境變化和日常規律的高度適應,來彌補獵食智慧的不足。
蛇類飼養者常用的一種技巧是「敲擊訓練」,也就是輕輕敲擊飼養箱,教導蛇類預期何時有食物,大多數蛇類都能相當快地學會。任何飼養過或與大多數蛇類相處過的人都知道,它們和眼鏡王蛇一樣,能夠識別人、地點和日常規律。
不過,許多關於眼鏡王蛇智力的軼事證據只是基於直覺——它們看起來很聰明,眼睛後面彷彿藏著一個腦袋,這一點可不是所有蛇類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