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驚現侏羅紀中期小型草食恐龍化石 改寫恐龍演化史
生物
04-29
這具標本不僅是蘇格蘭目前已知最完整的恐龍化石,更是當地出土的首例部分骨骼標本,由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古生物學團隊主導研究。
根據研究團隊分析,這具新發現的化石可追溯至約1.66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古生物學家艾爾莎·潘奇羅利博士指出:「三疊紀到侏羅紀早期的恐龍多為小型雙足肉食或雜食動物,但到了侏羅紀晚期,牠們已演化成地球上體型最龐大的陸生脊椎動物。」
這段關鍵的演化歷程主要發生在侏羅紀中期,然而該時期的恐龍化石在全球都極為罕見。潘奇羅利博士強調:「正因如此,這具新發現的化石對解開恐龍生態系統發展之謎具有重大意義。」
這具鳥臀目恐龍化石最早於1973年在斯凱島的基爾馬魯格地層被發現,但直到2018年才正式進行採集。研究人員描述:「標本包含大量關聯骨骼碎片,散佈在約60×40公分的單一巖層平面上。」
儘管骨骼已碎裂成多塊,但這仍是蘇格蘭迄今最完整的恐龍化石,甚至比斯凱島最早報告的恐龍化石年代更久遠。研究團隊表示:「基爾馬魯格地層的發現,使蘇格蘭成為研究四足動物演化的全球重要據點。」
初步鑑定顯示,這可能屬於鳥腳類恐龍分支。若確認屬實,將是蘇格蘭地質年代最晚近的鳥臀目恐龍紀錄,也是基爾馬魯格地層的首例發現。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愛丁堡皇家學會地球與環境科學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