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菌入侵心臟!研究證實:刷牙不徹底恐增心房顫動風險
您知道嗎?每天簡單的刷牙動作,可能攸關您的心臟健康。日本廣島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牙齦卟啉單胞菌」(P. gingivalis)竟能透過血液迴圈入侵心臟,導致心肌纖維化,大幅提高心房顫動風險。
臨床觀察顯示,牙周病患者發生心血管問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最新統合分析更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增加30%。這種心律不整可能引發中風、心衰竭等致命併發症,全球患者人數從2010年的3350萬人暴增至2019年的近6000萬人。
過去研究認為,牙周病引發的全身性發炎是關鍵因素。但最新研究發現,問題不僅於此——研究團隊首度證實,牙周病菌的DNA可直接出現在心肌組織中。其中P. gingivalis特別危險,它不僅與阿茲海默症、糖尿病等多種系統性疾病有關,現在更被發現會直接入侵心臟左心房。
研究團隊建立小鼠實驗模型,將P. gingivalis注入牙髓。結果顯示,感染18週後的小鼠,發生心律不整的機率是對照組的6倍!解剖發現,這些小鼠的心臟左心房出現明顯纖維化病變,且心肌組織中確實檢測到該菌種的DNA。
更驚人的是,在68名接受心臟手術的心房顫動患者中,研究人員同樣在其左心房組織發現P. gingivalis,且牙周病越嚴重的患者,心臟中的細菌量越高。
研究指出,P. gingivalis具有躲避免疫系統的特殊能力,能在宿主細胞內長期潛伏。感染後的小鼠體內,與纖維化相關的生物標記galectin-3明顯上升,促發炎基因Tgfb1的表現也增加。
這項發現意味著,日常口腔清潔不僅保護牙齒,更可能是守護心臟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研究團隊建議,定期洗牙、使用牙線等牙周治療,可能有助預防心房顫動的發生。
目前廣島大學正積極推動跨領域合作,整合醫學與牙科專業,希望建立更完善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網路。研究團隊下一步將深入探討P. gingivalis影響心肌細胞的具體機制,並計畫將這項醫療合作模式推廣至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