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撤銷國際援助:全球疫情防線崩潰的危機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裁撤,無疑是一場危險的策略,可能讓全球付出慘痛代價。長期以來,USAID作為美國對抗新興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其存在不僅保障了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也間接保護了美國本土免受疫情威脅。然而,隨著川普政府下令暫停幾乎所有對外援助,這道防線正逐漸瓦解,美國乃至全球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疫情風險。
國務卿馬可·魯比奧曾公開表示,美國對外援助的每一分錢都應以國家利益為前提。他提出三個核心問題:「這是否讓美國更安全?是否讓美國更強大?是否讓美國更繁榮?」然而,即使以這種狹隘的標準來衡量,川普政府對USAID的裁撤也顯得毫無道理。事實上,此舉不僅未能透過魯比奧的考驗,反而讓美國變得更脆弱、更不安全,並更容易受到經濟衝擊的影響。
USAID在全球12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從醫療服務、教育到食物與清潔水源,其工作對貧困、衝突與極端主義盛行的地區至關重要。更關鍵的是,USAID在對抗傳染病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2014年西非爆發伊波拉疫情時,USAID迅速部署團隊,建立篩檢機制,成功阻止了疫情蔓延至美國本土,當年美國僅記錄了11例伊波拉病例。
然而,全球疫情威脅並未消失。烏幹達的伊波拉病例持續上升,坦尚尼亞近期爆發了致命的馬堡病毒,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猴痘疫情更促使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國際公共衛生緊急狀態。USAID原本是全球疫情預警系統的核心,資助了30多個國家的實驗室與監測機制,2023年投資金額超過9億美元。然而,隨著川普政府凍結對外援助,這些工作被迫中斷,USAID的50名全球疫情應對人員中,僅剩6人留任,現場疾病應對團隊也被撤離。
這種突然的撤離與資金斷供,讓剛果等資源匱乏的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甚至無法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更嚴重的是,川普政府宣佈取消USAID超過90%的對外合約,相當於削減近600億美元的援助。根據Propublica獲得的檔案,此舉將導致瘧疾與耐藥性結核病病例激增,100萬兒童將面臨嚴重營養不良,20萬兒童可能因小兒麻痺症癱瘓。此外,依賴USAID支援的愛滋病治療診所被迫關閉,預計今年將增加10萬例愛滋病相關死亡,威脅過去20多年來對抗愛滋病的進展。
回顧歷史,美國兩黨領導人都曾認可對外援助的戰略價值。甘迺迪總統將USAID視為「美國力量的強大來源」,布希總統則將全球衛生投資作為國家安全議程的核心。然而,如今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混亂的撤退,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一個更不健康、更不穩定的世界,並讓全球更容易受到氣候變遷與未來傳染病爆發的威脅。COVID-19疫情已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一場健康危機如何影響全球生命與經濟。這是一場危險的策略,而我們所有人都可能為此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