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深海藝術奇蹟:全球最深海洋藝術裝置揭幕

深海藝術奇蹟:全球最深海洋藝術裝置揭幕

新加坡藝術家Lakshmi Mohanbabu與科技公司NuStar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合作,成功將一件藝術裝置部署在海底7公里(約4.3英里)的深處,創下全球最深海洋藝術裝置的紀錄。這項壯舉不僅讓新加坡成為首個在海洋深處安裝藝術品的國家,更展現了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這件裝置由三個金屬立方體組成,由新加坡藝術家Lakshmi Mohanbabu設計。她也是首位將作品送上國際太空站(ISS)的新加坡人。這件裝置於去年12月由NuStar Technologies安裝在日本附近的馬裡亞納海溝,旨在向受自然災害影響的人們致敬,並作為海底地震早期預警系統的一部分,與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合作完成。

其中一個立方體採用了南洋理工大學開發的新型混合製造技術,使用80層超薄不鏽鋼片融合成4毫米厚的牆壁。這項名為LAPIS(雷射圖案與板材結合)的技術,結合了3D列印與雷射切割,創造出比普通鋼材強度高出70%的結構,能夠承受深海的極端壓力和腐蝕環境。

這件裝置的設計靈感來自於Lakshmi Mohanbabu的「通用符號語言」,每個立方體的五個面分別展示了不同的圖案,包括鸚鵡螺、原色、次色、風車和迷宮,象徵著人類共有的九大存在元素:創造、生命週期、色彩、形狀、運動、方向、能量、空間和時間。這些設計旨在與全球社群產生共鳴,促進更深層的連結。

Lakshmi Mohanbabu表示:「藝術具有跨越物理與隱喻深度的獨特能力。透過深海互動計畫,我們希望激發有意義的改變,強調我們相互依存的存在,並透過共同的旅程與目標將人們凝聚在一起。」

這項計畫的成功部署得益於NuStar Technologies與JAMSTEC的合作,並整合到地震與海嘯密集海洋網路系統(DONET)中。NuStar的董事總經理Goi Kim Kok表示:「這項計畫展示了科技創新、藝術與科學監測的融合,證明深海不僅是科學發現的平臺,也是文化表達的舞臺。」

這件裝置的安裝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壯舉,更是一個關於合作力量的深刻宣告。Lakshmi Mohanbabu希望這項計畫能激勵新加坡人勇於追求夢想,無論是星辰還是深海,證明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這三個獨特設計的立方體——紅白、海洋藍與橙色、紫與水藍色——分別象徵深海的奧秘、生命的迴圈、變化與轉變。這些鮮豔的色彩代表了地球的變幻色彩、海洋的神秘深度以及宇宙的無垠廣闊。其中,紅白立方體特別慶祝了日本與新加坡的合作,其設計靈感來自兩國國旗的共同色彩與象徵,呼應了太陽、星星與月亮。

這項深海互動計畫無縫融合了藝術視野、工程創意與科學目的,進一步鞏固了新加坡作為創意與創新中心的聲譽。它旨在激發未來在藝術與科技交匯處的跨領域合作,推動有意義的合作,突破界限,開創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