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考古 > 18世紀奧地利僧侶木乃伊驚現「肛門填充」防腐秘術

18世紀奧地利僧侶木乃伊驚現「肛門填充」防腐秘術

研究人員在分析一具18世紀奧地利木乃伊時,意外揭開令人咋舌的古代防腐技術。這具被當地人稱為「風乾神父」的遺體,證實是1746年死於肺結核的教區牧師法蘭茲·賽德勒,其保存方式竟是以木屑、樹枝和布料透過肛門填塞腹腔。

這具特殊木乃伊長年安置於多瑙河畔小村莊聖托馬斯的教堂地下墓室。過去當地盛傳賽德勒遺體具有治癒神蹟,2000年的X光檢測更曾誤判體內藏有毒囊,使其死因成謎。最新發表於《Frontiers in Medicine》期刊的研究,終於解開這具木乃伊的層層謎團。

慕尼黑大學木乃伊研究專家安德烈亞斯·內利希帶領團隊,透過電腦斷層掃描與化學分析發現,遺體保存狀態異常完好,關鍵在於罕見的「肛門通道填充術」——從直腸灌入雲杉、冷杉木屑與麻、亞麻及絲綢布料,並添加氯化鋅進行內部乾燥。這種技術有別於傳統開腹取臟的防腐程序,研究人員發現其骨盆明顯擴張,證實填充物是經由肛門置入。

檢測結果顯示,這位37歲逝者生前有長期吸菸習慣,其門牙呈現半圓形磨損,鼻竇存在慢性感染。更關鍵的是肺部發現鈣化病灶與囊腫,符合肺結核病患特徵。研究團隊推測,急性肺出血可能是真正死因,毒理學分析並未檢出任何中毒跡象。先前被誤認為毒囊的圓形物體,實則是玫瑰念珠的玻璃珠。

這項發現改寫了防腐技術史,但為何唯獨賽德勒獲得如此特殊的處理仍成謎。內利希推測:「當時確有文獻記載為運輸遺體會進行特殊處理,或許原本計劃將這位牧師運回所屬修道院,卻因故未能成行。」這具見證18世紀醫學技術的木乃伊,其背後故事比傳說中的治癒奇蹟更令人驚嘆。